健康人不需要补充蛋白质粉,是因为我国城镇居民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不缺乏,以第三、四次全国营养调查的统计资料表明,蛋白质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每人每天68克和66.1克,城镇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75.1克和69.1克。我国居民蛋白质的摄入量是较为合理的,所以健康人群没有必要补充蛋白质粉。
有人说亚健康的人应该补充蛋白质粉,因为他们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通过补充蛋白质粉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这样的说法实际上也是欠妥的。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亚健康的原因是否因蛋白质缺乏造成的,如果不是因为蛋白质缺乏导致的亚健康状况,就不应该补充蛋白质粉。因为,此时的亚健康患者并不缺乏蛋白质,而是由于缺乏其他营养素导致的亚健康状况。如果此时补充了蛋白质粉,就会加剧本来就缺乏的营养素的消耗,对缓解亚健康状况不利。比如维生素B族是人体每一个细胞都离不开的营养素,它们不仅协助每个细胞进行工作,一些帮助细胞产生能量,另一些帮助合成蛋白质和新的细胞。可以说,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有维生素B族的参与,离开了维生素B族,身体组织就会出现问题。在我们人体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中,维生素B族是其中之一,补充蛋白质粉无疑使本来就缺乏营养素更加缺乏了。
有人说:食物中的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不齐全,蛋白质粉中的氨基酸齐全,补充蛋白质粉可以使人体摄入的必需氨基酸齐全,弥补食物中的不足。实际上,这一说法也站不住脚。假使一个人摄入的氨基酸不平衡,即有的氨基酸摄入多了,而有的氨基酸摄入又不够,补充了蛋白质粉后,这种不平衡的关系也不一定会得到改变,多的依然多,不够的还是不够。并且多余的氨基酸数量比原来更多了,势必增加肝脏对氨的解毒负担和肾脏排出尿素和尿酸的负担。因此,本人认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天然食物是提供优质蛋白的最佳来源。日常生活中,应强调“食物多样”的原则,通过食物合理调配,可使膳食既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又同时提供其他营养素。由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进入体内混合后,氨基酸组成上会取长补短,使营养价值得到提高,这就是营养学上的“蛋白质互补作用”,如小麦、大米、豌豆等天然食物单独食用时,蛋白质利用率不高,混合食用后,蛋白质利用率则接近于禽畜肉食物的优质蛋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应多样化,发挥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就不易出现氨基酸摄入不平衡的状况。即使有此情况,补充蛋白质粉也不能改变氨基酸不平衡的状况。
如果一个人每天正常饮食的话,蛋白质摄入量大致在60-70克,如在此基础上再进补蛋白粉,就会导致蛋白质过量,使身体进入一种“高蛋白负荷”的状态,过量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均需要在肝脏中进行脱氨基处理,处理后的氨基酸产生有毒的氨。肝脏还要将这些有毒的氨解毒,转变成无毒的尿素,然后将尿素运送到肾脏排出体外。如果以上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导致血氨升高,随血液进入脑组织中,进而引起脑组织功能障碍。轻者出现呕吐、头晕和心慌,及腹痛、腹胀等,重者昏迷、休克,甚至死亡。这就是所谓的“蛋白质中毒”。今天我们的食谱是千万年来人类进化与实验的结果,而非来自实验室中测定、调配。单纯的蛋白质粉不能代替豆腐、猪肉、谷类等食物。
此外,蛋白质摄入量因人的年龄、体重及劳动强度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额外补充容易导致过量,给身体造成伤害。对于健康人而言,只要坚持正常饮食,奶类、蛋类、肉类、大豆、小麦和玉米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蛋白质缺乏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因此,在食物丰富多样的情况下,完全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粉。而且,食物带给人的心理享受和感官刺激,是蛋白质粉不能替代的。
以上所说并不是说蛋白质粉就一无是处了,它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对于需要它的人来讲是一种福音。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补充蛋白质粉呢?
1、需要大量摄入蛋白质的人,如受伤或手术后康复期患者。
2、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的人,如某些运动员、纯素食者、机能衰退的老年人、节食减肥的人、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等。
3、消化功能低下者,或患有胃肠道疾病导致消化吸收普通食物较困难的人,如胃部分切除的患者。
4、体弱、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贫血患者。
5、日常饮食中未能有足够的牛奶、肉类、豆类、蛋或其它高蛋白质食物者。
本博为中国营养联盟营养师原创文章新浪博客展示平台,让更多的人学习营养健康知识,传播饮食文化。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营养联盟营养师俱乐部营养师:仙翁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