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朋友是位富有经验的临床营养师,他叫我大姐。与他时常交谈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几乎每天利用QQ通话。偶尔也会谈到工作之外的话题,在他那里,谈到最多的私人话题就是女儿了。他的女儿只有7岁半,有点超重,故而做爸爸的经常带着她去健身、游泳。这个孩子十分懂事,每天晚上就寝之前自己洗漱完毕,就给爸爸挤好牙膏,放好洗漱的水。
电视上播放过一则广告片:忙碌了一天的妈妈用热水给奶奶洗脚,小男孩看到之后也给自己的妈妈端来一盆热水,妈妈看到这一幕眼睛湿润了,欣慰地绽开笑容。这段广告经常播放,每逢看的时候并不以为然,觉得现在能这样做的孩子太少了,这个宣传片不过是一个寓言而已,在现实中能有几回?而朋友的这个小女儿她会经常这样做!生长在北京的独生子女,爸爸的掌上明珠,年纪虽小,很懂得关心别人。这让我想起了在编写《公共营养师》教材时选择的一份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0名少年儿童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失业率、犯罪率、离异率、心理疾病率往往要高得多。
我们应当鼓励儿童、青少年多参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有利于培养责任感,有利于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德,有利于锻炼意志和毅力,有利于养成勤劳的作风和培养劳动技能,有利于增强智力,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养交往能力,有利于调节家庭气氛,协调家庭关系。

指点和培养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照顾他人,是我们养育孩子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现在很多孩子,不要说照顾别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周、照顾不了。一个孩子有爸爸、妈妈,还有祖辈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多少个人围着照顾一个宝贝,使孩子在应当学习和掌握基本生活能力的时候全由被别人代劳,错过了学习这些生活基本能力的最佳时期。当不得不靠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笨手笨脚、顾此失彼、束手无策,连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好,将来怎么能担当起一个人要照顾双亲、双亲的双亲这不可推卸的责任!
被照顾惯了的孩子常常会把别人对他的照顾看做是理所当然,不习惯惦记别人,想不起来照顾别人,空受了高等教育,饱学诗书,可在人际交往上却笨拙木讷,到了20-30岁还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子。现在很多做父母的都慨叹,培养和教育一个孩子成为自食其力、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实,成功的模式并不深奥,无论你是学校教师、机关公务员、大款老板还是搬家公司的装卸工、饭店的服务员,每个做家长的都能采用,那就是教育您的孩子学着做家务,养成关爱别人的好品质、好习惯。如果您赞同,那就从培养孩子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挤牙膏开始吧!
作者:宁莉女士为全国职业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公共营养师》出版教材主编;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创业导师;中国就业促进会创业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香港)少林养生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特邀营养专家、客座教授;辽宁电台特邀营养专家
(营识圈新浪首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