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帝国良民
帝国良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92
  • 关注人气:66,3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票选最调皮学生,凸显捣蛋的教育

(2018-01-16 20:38:24)
标签:

教育

调皮

分类: 社会人文
      “我孩子的班主任让大家匿名投票选出最调皮的学生,票数最多的那个学生就要坐在讲台旁边的“特座”上,我们做家长的觉得老师这样做很不好。”前不久,西安一位家长气愤地向记者投诉。该家长说,不光自己孩子反对这个方式,其他同学也觉得这样做不好,可能会出现有人故意写跟自己有矛盾的同学的名字。(华商报1月16日)
  假如这些老师们也知道换位思考的话,或者说校长让老师们每天民主投票选出最差劲老师,然后让这位老师当天去扫厕所,也许他们才会感受到一种人格羞辱。成年人如此,更不用说尚在成长期、心智未全的学生们了。大家都是从青少年步入成年,都知道其实学生年代同样也会有自尊,甚至未经过成年人到社会上的磨炼,自尊心更强。学生无端被羞辱人格尊严,或许一辈子都会留下对学生时代教育的负面印象。
  每个班集体或许都会有相对调皮些的学生,这本不奇怪,从青少年教育的本质来讲,对学生的行为采取表扬或批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教育手段,也无所谓哪种方式效果更好,问题是作为老师,不能刻意的让学生相互之间匿名投票每天去“选出”一个调皮学生,看似民主,其实是一种教育软暴力,可以想象,一个班集体,无论当天有无真正意义上的“调皮”学生,那投票的结果总会产生一个垫底的,并作为学生集体中负面的典型在指定的座位上“示众”。这无异于每天去羞辱一个学生。学生之间毫无疑问也会产生猜忌,并以相互之间拉帮结派来规避中招。
  问题是作为班主任,也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师者,这样做到底能达到一个什么好的教育目的呢?难道仅仅只是以孤立和羞辱的方式、为了去“教育”或“挽救”调皮学生?恐怕没那么简单;其实如果只是老师针对现场发现或抓住的调皮捣蛋的学生批评教育甚至示众,也不为过,就好比旧时代私塾里掌戒,这样反而更容易起到教育和惩戒目的,调皮的学生受到惩罚,围观的学生也受到教育。但绝对不能在没有任何事实的情况下,刻意的规定学生们相互投票去选出一个调皮者,然后示众羞辱,不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引发学生之间从丧失互信到恐惧、矛盾和反感。
  这种大家匿名投票选出最调皮的学生然后示众的教育方式,理所当然的会引发家长的强烈反感,更不会认同这会是班主任的教学“创新”,恰恰相反是一种比体罚还要落后愚蠢的教育,一种软暴力。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是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既学习知识、更学习做人,学习相互尊重,通过学生懂得尊严和互相信任。现在好了,学生之间天天票选“最调皮”学生,且不说调皮的界线在哪里,小小年纪互相匿名差评,无疑更会加剧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这是教育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越教越迷惑,票选最调皮学生只会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