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学开设“网红学院”,为就业慌不择路?

分类: 社会人文 |


近年来在社会上成为热词的“网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低俗甚至恶俗的代名词,人们恐怕很难将与之紧密相关的所谓“直播、打赏技巧”“录小视频上热门”等内容与大学高等教育联系起来,然而这却是真实存在的大学教育笑话,甚至堂而皇之煞有介事的干脆直接成立一个“网红学院”;作为大学,其理由很简单,只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且校方声称:关于三个月教学期,第一个月主要教授理论知识,后期则会开展“行业实战”,即入驻斗鱼、花椒、YY等多个平台,参与直播。毕业后,会与学生签约,让他们成为企业的全职主播。
培养“网红”的低俗内容竟然成了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如果仅仅只是研究传播学中“网红”的社会现象,那也无可厚非,毕竟这种社会现象真实存在且一时甚嚣尘上,但毕竟以成为主播为目标的“网红”,几乎已经沦落为社会主流文化中几乎恶俗的形象,那大学教育将之作为本科培养的目标,到底又出于何种考虑呢?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所谓学生就业就可以让斯文扫地,那请问是不是让大学生毕业后去情色场所从事皮肉生意也可以成立一个“情色学院”呢?总之不能认为就业很重要,大学培养人才的教育就放弃最起码的文化底线吧。
作为高等学府,其管理者应该明白自身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更应该明白教育的根本目标,社会丑恶现象固然可以被大学用来研究,但绝非意味着那些低俗职业成为大学培养和追逐的教育目标,更不至于还成立一个不伦不类的“网红学院”来自毁三观。有意思的是,该“校企共建”的培养网红之项目引发网友热议和社会争议后,不少网友也对网红是否具有学科内涵,稳定的知识体系、成熟的教学标准,能否成为“正规职业”等问题提出疑问。对此,重庆工程学院方面向时间新闻回应称,已注意到相关信息反馈,校方也正商讨合适的培养方案,参与培训的学员均为大四本科生,首批19名。主要来自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培训课程为学生自愿参与,不做强制要求”。
不论学校如何诡辩,其实公众看得明白,如今的大学教育领域确实让人感觉乱相丛生。就业困难固然困扰学校和学生,但也不至于慌不择路甚至让教育沦落到斯文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