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淡淡的端午

(2017-05-31 07:21:40)
分类: 文化
      为了过这个端午,我是从八百公里外的南京开车回岳阳的家,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当然还有妻子和岳父等亲人,回家之路风驰电掣归心似箭,其实这一切与端午本身并无意义,趁放假回家团聚一下而已。还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再过几天,又得离家,突然有种近乡情却的感觉。

  单位社区里的端午景象一如几十年不变,主马路上艾蒿的香气最先飘来。没两天就端午了,路上就蒿香四溢了,不时能看见拿着艾蒿的人,有三五根握着,有一大捧抱着,虽是城里,但照例家家户户会在大门口挂一把艾蒿和蒲昌,据说前者用来驱蚊,后者则用来辟邪,信不作是一回事,但这已然成了端午固定的民俗,从乡村传承到城市。

  大街小巷会随着端午的临近变得空前热闹,尤其是菜市场,回家第一个清晨,先去老彭家米粉店吃了碗牛肉米粉,在外地真吃不到;然后便和夫人上菜市场转悠,一大早的市场就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家在岳阳,恰恰岳阳的汩罗江是屈原投江的地方,于是有了端午节;一般传统而言,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无非就是划龙舟和包粽子,粽子还在,划龙舟似乎在多数老百姓眼里已经日益减少了,至少很少亲眼得到。据说远至韩国人也有端午祭,人家这个“祭”倒是比我们的“节”更有道理,结果端午祭成了韩国人的世界文化遗产,把中国人气得牙痒痒。传统上端午节是吃粽子划龙舟,好象以前湖南各地端午时龙舟比赛相对比较普遍,官办的、民间自发的都有,往往都万人空巷热闹非凡。但现在或许是文化生活多元化,人们的选择也多元化了,至于说纪念屈原来过端午,某种意义上只是放假和团聚;现在就连汩罗也难看到有正规的龙舟赛,无利不起早,官方懒得办了,民间现在也丧失了传承传统的基因,岳阳的南湖曾经还办过央视直播的国际龙舟赛,之后二十多年都归于平静。与所有的节日一样,端午节只剩下商家在闹市里声嘶力竭喧嚣。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当然粽子是要吃的,毕竟是端午节呵,回到家里,虽然距离端午还有几天,但母亲早就准备了她亲手包的肉粽和咸蛋,只是现在不象从前,只吃一两个就感觉饱了,粽子的吸引力大不如前,甚至就连孩子们都不感兴趣,粽子虽好吃,但很大程度上只变成了一种传统习俗而已。尽管端午节也有人在大街上卖粽子,总还是有人爱这种糯米食物的,只是现在的胃消受不了太多。真正到了端午这天,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就跟过年一样,还没吃就看饱了,满桌子大鱼大肉的,哪里吃得动。

  与几乎所有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更多承载的是家庭亲情,是亲人团聚的时刻;此次回家亦不例外,“吃”是必须的,也是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的重头戏,倒是端午吃粽子成了图腾,必须有但已经不是重点;以至于母亲包的粽子太多只能强行摊派,摊派的结果当然是分别放到各自的冰箱里去了。对于吃,我是倾向于亲自下厨,甚至亲自采购食材,清早就到菜场或者开车到洞庭湖边鱼巷子市场;虽很平淡,但恰恰是平淡生活最重要的乐趣。假期回家练练厨艺也是不错的选择,生活嘛就是如此。

  有团聚就会有离别,但家总在那里,总会有亲人之间相互的牵挂,在这个炎热而平静的端午,能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亲情,回家的意义恰恰于此,尽管表面上平淡如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