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给农民工“准时”发工资咋就成了恩赐一样呢?

(2017-01-17 01:13:27)
分类: 时评
(原创)给农民工“准时”发工资咋就成了恩赐一样呢?

(原创)给农民工“准时”发工资咋就成了恩赐一样呢?

       农民工带着收获回家过年 1月13日,在丰岛集团宜都公司打工的农民工们高兴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当天,该公司厂区内10多个农民工工资发放点被围得水泄不通,公司准时向农民工发放劳动报酬。2500万现金在宜都市40多名公安干警的看护下押运至厂区,40多名工作人员将农民工工资一一核对并装进专门的信封。2000多名农民工,有的领到10000多元,有的领到数千元不等的工资,她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行囊,于当天离开该公司回家过年。(爱宜都网1月16日)

  在这篇标题为《农民带着收获回家过年》的新闻里,图片中那些拿到自己劳动报酬的农民工们一个个喜笑颜开,配图与新闻内容显然是在传递一个所谓的“正能量”信息,言下之意当地的这家拥有至少两千名员工的大企业不欠农民工工资、很有责任感并“准时”向农民工们发放了工资。可谓皇恩浩荡。我倒奇了怪了,既然是准时发放工资,那应该每个月份都有的稀松平常事,难道每次该市企业向农民工发放工资都这么大的排场?甚至每次发工资都需要数十名民警现场维护秩序?

  全中国、全世界的企业都得给员工发工资,比这个湖北宜都的公司大得多、员工也多得多的公司多得去了,也没见着有这么大的动静,发个工资都成了新闻,那种只能让人想象,这绝对是一个地方政府彰显政绩的新闻炒作,炒作的目标当然很简单,是基于如今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多年来成了社会问题屡见不鲜,甚至每年尤其是春节前都能成为公众关注社会新闻,前些年甚至总理都亲自过问,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媒体到社会再到上级领导都很“在乎”农民工欠薪的痼疾。所以如果能够炒作出一个按时给农民工发放工资的新闻,可以从一个侧面凸显当地政府对农民工的关心,就象新闻图片中那些拿到工资喜笑颜开的农民工朋友们表情一样,“她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行囊,于当天离开该公司回家过年”。

  显然给农民们“准时”发工资都能成了轰动的新闻这本身就很吊诡、也很滑稽;盛大而欢庆的场面就象嘉年华,与平时动辄有农民工要么因讨薪被打个头破血流、要么站在楼顶跳楼的场面演绎出一幅电影蒙太奇式的社会两重天,到底哪幅画面更接近常态,显然被更多的人思考。倒是这篇宜都《农民带着收获回家过年》新闻内容中出现的太多破绽很容易就露出了炒作的马脚。首先,新闻中所谓“公司准时向农民工发放劳动报酬”,应该是指按月发放,2000农民工领2500多万元工资,你相信是“按月”准时的吗?其次,2000多员工也不是小企业了,采取现金方式发数千万的工资,在金融支付方式已经多种多样且更先进更安全更高效的银行卡转账似乎更符合逻辑,难道该企业每月准时发放工资都在野外设置十多个发放点兴师动众的进行吗?原本很简单的发工资非得动用数十人码着钞票现场数钱再装到信封里发给农民工们吗?既然是“准时”发放,那每月都动用40多名公安民警武装押运并前来企业维持发工资的秩序吗?

  如此发工资显然并不符合成本逻辑,企业人力成本浪费不说,每月“准时”都动用警察保护发工资的行政成本、社会成本也不可能是企业能决定的或承担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这彻头彻尾的炒作和噱头,欺世盗名而已。虽然农民工在春节前能够领到自己的劳动报酬一定会笑逐颜开,但就象人们所公认的这本来就是农民工们应得的血汗钱,怎么可能企业拖欠工资心安理得,集中发放工资就成了给农民工的恩赐似的呢?

  农民工们辛苦了一年,平时要按时取酬养家糊口,年底当然也本就应该带着自己的劳动报酬和行囊回家过年,别搞得好象是有人发善心白送钱给农民工似的。事实上比这种优秀式炒作更重要的是劳动部门平时加大监管,及时帮助农民工,并按照劳动法维护他们按时取酬和按劳取酬的权利,尽量减少或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丑恶现象;相反如果公众看不到农民工因领到自己的劳动报酬而喜笑颜开的新闻,或看不到因讨薪而遭暴打或跳楼的新闻,那才是政绩,才有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