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4岁女孩当街熟练抽烟不能只是围观

分类: 社会人文 |

从头总是津津乐道于川渝地区大街小巷的麻将文化、斗地主文化,甚至将这一典型的懒惰习俗当成地域休闲文化来推广吹嘘;其实说起来休闲文化并非不是优势,只是个别市民打牌上瘾达到放弃对子女生活和教育的监护监管的地步,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当人们看到年仅4岁小女孩在大街上熟练抽烟的“景观”,确实很震惊,当然更是心痛不已。
震惊归震惊、心痛归心痛,说到底,不论是谁家的孩子,从个体到群体,他们都不仅仅单纯只是涉及一个或几个家庭的未来,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所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入是家庭的监护,也就是的父母监护责任。
然而在这个4岁女孩当街熟练抽烟被围观的情况来看,至少这个女孩的父母已经在对子女的监护上严重失职,或者说父母的这种管教方式,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这至少对社会也构成了潜在的隐患,毕竟一个4岁小女孩被放任到随意在大街上熟练抽烟的地步,与整个社会公序良俗背道而驰,而其父母仅仅只是因为沉迷于打牌而已,难道这不是人性之悲哀吗?
作为父母无视其对子女的监护责任,这并不是小事,更非仅仅家俱私事那么简单。其实人们应该注意到一个事实,近年来,公众越来越从一些让人震惊的“熊孩子”故事中开始讨论并反思,为什么在目前社会经济相对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却出现日益增多的“熊孩子”现象?难道仅仅只是偶然或者只是孩子不懂事之天性吗?其实不然。原因也并不仅仅只是孩子的父母沉迷于打牌等过度娱乐或专注于个人享乐之类,还包括比如很多父母为了生计,全身心的专注于打工赚钱,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甚至放弃了对孩子的监管监护责任,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放任自流。
中国是一个普遍独生子女的社会,事实在绝大多数家庭都对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当然也是履行作为父母的监护责任的表现。问题是与此同时,也并不缺乏诸如父母打牌或打工赚钱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监护教育的社会现象,这种恶劣的情况,带来的结果、带来的社会隐患,其实绝不仅仅只是我们看到的4岁小女孩竟然当街熟练抽烟这种尴尬景象,更可能会对孩子的未来生活带来巨大的不可确定的负面影响。“熊孩子”的故事只是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破坏或危害性,而也有不少女孩未成年或刚刚成年就堕落于风尘之中,屡屡曝光出来的未成年人走上卖淫或所谓“援助交际”等歧途,其实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犯下的失职或监护不当。
问题是出现诸如4岁小女孩当街熟练抽烟而父母却沉迷于打牌之类现象,大多数人只是将此看成家庭个人的私事,最多对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加以指责一番,然而再围观这种“奇特”的街景作为饭后聊资。也许那些忙于生计或沉迷于吃喝玩乐享乐的父母并不是多数,但无视自身对孩子监护责任的父母是不是在法律上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呢?
众所周知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严格的家庭对未成年人监护的法律责任条款,孩子犯下的错误或出现被遗弃或不合常理的家庭管教,都会面临法律的惩处,包括依法剥夺监护权等等。反观中国,尽管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父母监护责任的说明,但司法实践上,似乎更多的还是呈现出严重的法律缺位,中国人更习惯于将未成年的的家庭教育或监护当成个人私事,围观和感叹,成了最普遍的现象。
所以真正意义上来看,如果法律对那些无视自己监护责任的父母屡屡缺位或者同样视而不见,那所谓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只会形同虚设,出现在未成年人身上的各种“奇葩”现象或堕落现象或许只会层出不穷,这不应该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