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把网约车“整治”成高端服务是本末倒置

(2016-04-28 07:23:41)
分类: 时评
     审查司机身份、要求“下架”优惠、按非法营运查处……近期,深圳、广州、杭州、上海等地密集对网约车开展整治。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地举措是规范还是打压、管理办法何时出台等,令市场各方关注。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约车应该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如果把网约车当成基本出行方式,可以说是城市出行工具的定位出了问题,希望管理条例落地越快越好。(新华网4月27日)

  近年来种种诸如“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等网约车随着网络商业平台的普及,就好比电商兴起一样,成了信息化社会给一般老百姓带来最直观、也最便捷廉价的交通服务,这原本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和改善,是社会物质文明迈向新时代的标志之一。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更便捷和廉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形式,迅速对传统的出租汽车服务行业甚至中短途交通运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也成了近年来各地城市交通服务业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新型商业模式。矛盾当然不可避免,政府管理缺位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的士司机自发采取暴力方式攻击专车司机,或地方运管部门将网约车当黑车进行严厉打击,与此同时也有人以网约车模式出现不少治安事件而排斥或反对这种新兴服务的合法化,诸如此类,但事实是网约车正日益成为广大市民更愿意选择的交通服务和出行方式。

  理由很简单,方便、快捷、廉价,至于冲击了传统行业的生意,这更不能成为“整治”或取消网约车的理由,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风起云涌的电商也冲击了传统的门面经营,支付宝功能的普及也冲击了传统的金融服务业等等,偏偏太多的质疑集中在网约车上。还好,国家层面目前已经肯定并确认了发展网约车也就是专车的交通服务模式应该得到发展,问题在于具体负责进行行业规范的职能管理部门在对网约车行业进行“整治”规范的时候,至少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不尽理想,不但各地各大城市方向不明、路径不同,更有交通运输部负责人干脆提出“网约车应该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不应把网约车当成基本出行方式”,并认为是“城市出行工具的定位出了问题”。

  官方的逻辑似乎与群众对交通服务的改善背道而驰,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城市出行工具的定位出了问题”?按照媒体以及一般人的理解,交通运输部负责人的观点言下之意就是“网约车是高端服务,不应让每人打得起车”,这似乎就是他们的定位,这很奇怪,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化社会对社会的影响是以对绝大多数人改善和改变生活方式的模式出现,一切都在朝向快速、便捷和廉价,也就是说诸如电商也好、网约车也罢,其能够出现并普及的根本原因就是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并让人们充分直观有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对日常生活的改变。这本来是好事,偏偏主管部门却仍然思维逻辑停留在过时落后的观念上。试问如果网约车被“整治”成高端服务,成为一般群众坐不起的交通服务,那这个服务还会发展吗?众所周知能够或愿意享受高端服务并不会选择所谓的网约车服务,他们有更多呼之即来的便捷交通方式选择,恰恰相反,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虽然给了市民日益多元化的选择,但并非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期待。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人们可以选择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等等等,但往往并不能满足人们经常出现的即时需要,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需要更多快捷廉价的交通服务,而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服务功能的普及恰恰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改善。遗憾的是由于对传统行业带来了冲击,各地政府以及交通主管部门却仍然在极力的阻挠新兴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他们的逻辑里并不是按照中央的宏观政策要求规范和鼓励,而是想方设法的阻挠和打击,想方设法的给群众对网约车的期待设置障碍。甚至将其定位成所谓“高端服务”,成为一般群众坐不起的交通服务,显而易见是本末倒置。

  如果按照目前交通运输主管负责人要整治的网约车成“高端服务”方向这个逻辑,那只会让网约车走入歪门邪道,因为它的发展离不开最根本的市场,这个市场的主体恰恰就是最广大的群众,普通市民群众的需求当然是便捷和廉价,如果没有了这个市场,网约车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快速发展势头,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既方便群众又容纳就业的新兴产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