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妈如厕插队遭游客拍砖之孰是孰非

标签:
游客大妈厕所妇女板砖 |
分类: 社会人文 |

看似鸡毛蒜皮的市井小事,网上却观者如潮、跟帖如涌,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都只是简单的基于痛恨插队而迁怒于那插队抢厕所的妇女大妈,认为被打活该,几乎都在一边倒的为拍砖的女游客喝彩叫好。纠其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国庆长假刚过,这件小事似乎与当前国人普遍反思和反感的诸如乱丢垃圾、插队、破坏公物、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很应景,理所当然当公众一听到“插队”者挨板砖,一定是不论青红皂白给予喝彩,谁让你在公共场所插队了呢?毕竟不排队的恶习在中国人缺乏现代城市文明的诸多诟病里几乎是一个典型的恶习。
叫好归叫好,网民的喝彩其实并不意味着这起如厕插队引起的纠纷就披上了正义的色彩,插队者固然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更应该受到现场人士的喝止, 这并无歧义,问题是面对不文明现象,市民是否有采取非法的暴力方式制止的权力?联想到国内司空见惯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觉得可以采取暴力手段制止或争取自己权利,那这个社会岂不更乱套?比如在景区看到有游客乱扔垃圾,大家都可以上去揍他一顿,打他个头破血流,确实很解恨,但估计景区一定会成为大煞风景的灾区,公共秩序会变得无法无天,混乱不堪。也难怪经常会出现老人在公交车上为因年轻人不让座而大打出手或猥亵女孩的丑闻,缺乏法律意识的社会,所谓公共道德或许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说面对不文明现象采取动粗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或口口声声的维护社会文明,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甚至暴力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要大得大,因其涉嫌违法,其性质也更加恶劣。试想那位大妈仅仅只是内急插队如厕,顶多是一种不文明的小市民行为,虽然损害了那些排队游客的权利,但却被五名女游客持强临弱,用板砖打得头破血流,相比大妈插队带来的不文明观感,这5名暴戾恣睢的游客非但不能彰显正义,更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毕竟暴力行为的危害性远大于某些不文明行为,所以在这件事上,为游客拍砖喝彩只会带来更多的社会负面效应甚至是负面示范。如果鼓励这种维护文明的方式合理,那只能促进文明的倒退。
其实插队的大妈被游客拍砖,公众也怒骂嘘唏,看的是热闹,骂的是不文明现象,似乎忽略了这个故事中凸显的一个常态现象,那就是很多城市包括景区,公共厕所设置太少或设置不合理;这是一个多年以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市民行走在闹市或景区,不论大人或小孩,男人或女人,时不时会被如厕问题困扰,一些看似随地大小便等典型的不文明现象,其实背景恰恰是城市管理上的缺位给市民带来的不便之体现,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内急而四处找厕所不得的尴尬时刻。虽然这不能成为插队的理由,但至少也应该让城市管理者反思,如何给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公共卫生环境或条件,尽可能的减少大家为如厕争先恐后的机会,或许那位大妈也不至于插队,当然也不至于激怒排队等候的女游客,更不至于被要板砖拍得头破血流了。
插队、拍砖、头破血流-----,扯上“文明”二字,很搞笑也很荒唐,中国人上个厕所而已,至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