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帝国良民
帝国良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92
  • 关注人气:66,3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北京大量的人有事没事就坐地铁,犯傻呵?

(2013-12-16 20:37:35)
标签:

户籍制度

交通

理由

新华网

更多

杂谈

分类: 时评
      地铁一张票,2元坐到底,北京执行多年的低廉地铁票价让不少城市羡慕。最近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这意味着,从2007年以来的北京地铁“2元时代”即将终结。尽管大多数网友反对涨价,但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表示,六成网友不支持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说明地铁票早该涨了。他的涨价理由包括:低票价造成大量的人不管有事没事就坐地铁;另一个理由是北京没有义务补贴所有来到北京的人,张彬认为就是要补贴北京的市民,没有义务对全国来北京打工的人或者来北京旅游的人全部进行补贴。(新华网12月16日)

  北京地铁相比全国其它城市地铁确实是出奇的便宜,而且多年来都未涨价;而这种运营模式靠的却是每年180亿元的巨额财政补贴,一方面来讲,体现了地铁这种社会公共事业的公益性,政府的财政确实照顾到了普通的民生,另一方面太便宜带来的补贴也成为一个财政负担。照讲根据地铁不同时段的流量制定适当的涨价政策并不为过,能不能真正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况且不论,在可以随的范围内涨价,至少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努力,是有所作为的表现,毕竟北京的地铁的地面公共交通的拥堵程度已经令人难以忍受。

  涨价就涨吧,问题是专家们提出的一些理由似乎很不靠谱,甚至牵强附会;比如北京大量的人有事没事就坐地铁之应涨价论,就是典型,人们坐地铁,要么是上班、要么是办事、要么是来旅游的,总之谁会为了地铁便宜而甘愿上去之后就有“被挤成相片”的风险?这不是犯傻吗?尤其是一下班高峰期,有事没事去挤地铁,恐怕也只有专家能想得出,好象北京人每天不占这2块钱的便宜就浑身不舒服似的,这话说得真让人搞笑。其实问题明摆着,首先北京人多,首都呵,户籍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已经人满为患了,人多就注定了北京地铁拥挤的性质。比如说高峰时段非常拥挤的13号线、5号线、4号线、八通线等线路,上下班的潮汐性客流恐怕就算涨价,也挡不住那些每天上下班的蚁族,总不能为了几块钱不上班、或者打的士、又或者坐地面交通冒迟到的风险吧?怎么涨,地铁还会是人们的首选交通工具。

  专家还有一个涨价的理由就是北京没有义务补贴所有来到北京的人,即使地铁需要财政补贴,也只能补贴北京的市民,没有义务对全国来北京打工的人或者来北京旅游的人全部进行补贴。这显然更荒唐,这个理由完全是基于落后的户籍观念,是将国民划分为三六九等的观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既得利益意识。试问来北京打工的人难道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就没有为北京的财政收入做贡献?难道就不能享受地铁的财政补贴?那些来北京旅游观光的人就没有为北京市财政增加收入?难道他们来北京都是北京的负担?坐个地铁也分个本地人、外地人,专家这种公然倡导的国民待遇歧视,反而让本来可以正当涨价的北京地铁显得做贼心虚。难怪前不久北京地铁也学着香港人的样子将外地乘客称为“蝗虫”,并表示不欢迎。

  地铁一张票,2元坐到底,相对面言是便宜了点,既然北京不愿意对外地人进行财政补贴,适当涨价也没人能制止,顶多质疑一下,就象张专家所言:“按照常规人的思维、消费者的习惯,不收钱才好呢,所以一个涨价竟然有六成网友不支持,还有四成网友支持,可见多少必须要涨”。这专家是典型的砖家,就跟政府豢养的一样,政府都不好意思乱说的涨价理由,他们就胡编乱造出来了,只是到时候地铁照样把人挤成像片,看看专家还有什么说法。

  所以相比涨价之外,城市管理者应该还有更多的配套政策来应对北京地铁的拥堵,而众所周知北京公共交通的拥堵,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城市管理课题,涨价只是一个调剂的方面,人们为生活和生存而出行,选择出行的方式更多考虑的是现实成本以及便捷功效,如果地铁涨价不能解决人们对此的关切,则无非只是达到减少政府财政补贴这唯一的目标,当然这也算是一个目标,如果省出的钱能用到改善交通的目的,也不失为好事。

  现实的看,北京房价如此贵得离谱,让上班族越住越远,如何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毕竟全世界人口比北京更集中的大城市也很多,何况人家还从来没有户籍制度、更没有户籍歧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