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不自己来填表就别捐”,若不是捐遗体而是捐钱呢

(2013-11-14 00:43:37)
标签:

公信力

慈善事业

病患

工作人员

招牌

杂谈

分类: 时评
     昨日,“微博路边社湖北分社”转发的一条微博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昨日清早6时54分,一位名为“小风”的网友在微博中写道:“昨天下午和红十字会谈遗体捐献的事情,我说我病情危重,不能亲自过去填表,他们的回答也很干脆,要不自己来填表,要不就不捐了,不提供上门服务。我只是想在我不治的情况下为社会再做出一点贡献……”(荆楚网11月13日)

  这样的新闻确实令人寒心,尤其又涉及到丑闻不断的红会,一个官办的慈善机构总是彰显出一副与慈善宗旨背道而驰的嘴脸;幸好这是危重病患自己发出的微博,不能算是故意抹黑红会了吧,所以这条微博在短短一天内,阅读次数就达到了20万人次,引来2000名网友转发和评论。

  其实人们的质疑很简单,作为危重病患,自己的生命已经风雨飘摇,出于报答社会关爱的考虑向红会提出捐献遗体的请求,当然他已经没有能力亲自到红会去填表了,红会为什么就不能登门去医院办理填表手续呢?按照红会捐献遗体的流程必须本人亲自填表,这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是出于严谨的考虑,但并不意味着红会不能针对危重病患的特殊情况登门服务,尤其红会作为体制内的公益组织,作为慈善机构,更有责任与义务满足社会的爱心需求。遗憾的是,红会工作人员却对请求捐献遗体的危重病患、对一位绝症还不忘回馈社会的爱心人士,展现出一副麻木不仁的冷漠,“不自己来填表就别捐了”的回答,让红会的伪慈善面目再次暴露无遗。

  令人可笑的是当地红会再次毫无创意的祭出了临时工的官场挡箭牌,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办公所在地。对于张琪的情况,专职副会长陈耘解释道,当日的接线员小张并非红会的正式员工,而是红会招募的志愿者,她确实说过“不提供上门服务”;红会还狡辩称自己人员不足,只有14个工作人员,其它都是志愿者。14个人已经不少了,公益机构难道也要搞得跟官场一样人浮于事?不过想想他们确实也是官办的机关,有这样官僚式的作派也就理所当然了。倒是红会请的志愿者,怎么也变得如此冷漠麻木,变得如此缺乏爱心,那还算什么狗屁志愿者呢?一出事就推到临时工身上,虽然这已经成了官场的推责神器,但一个声称慈善的组织也这样狡辩,红会真的应该考虑机制改革了,否则只会葬送了中国的慈善事业,至少是不断抹黑自己。

  就算这次真的是红会的临时工干的,所谓不提供上门服务,或者“不自己来填表就别捐了”的回答又有何道理呢?记者查阅了《武汉市遗体捐献条例》,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捐献人可以自己到登记机构办理遗体捐献手续,也可以要求登记机构上门办理。显然红会工作人员是信口雌黄,根本就是对捐献遗体的爱心人士毫无兴趣,有网友就嘲笑,要是有一位捐献者如果你说你要死了,走不动了,有一千万人民币要捐给红会,不到半小时,红会就会跑得象兔子一样快,提着水果来看你,接电话的也不再会是志愿者了。虽然只是假设,但却很形象。

  所以所谓“红会人员配置有限,确实无法提供上门服务”的答复,只不过是针对这些对他们来说几乎毫无利益可图的公益行为一种推脱式的敷衍,典型的忽悠爱心。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承担的慈善公益的态度。事情搞大了,才匆匆忙忙跑到医院解释看望,而且很快就有能力上门服务了,显然很搞笑。有意思的是,上门看望时,医院也不忘提醒病人已“无法支付巨额手术费,只能保守治疗”,言下之意医院希望能借此再赚到一大笔手术费,而站在一边的红会领导假装什么也听不见,丝毫没有表示要捐款救助一下这位爱心人士的意思,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慈善组织平时到处募集捐款是用来干什么的。

  公益事业不是生意,慈善更不是沽名钓誉的招牌,对捐献遗体的爱心人士如此冷漠,绝不仅仅只会令公众寒心,更涉及到其自身已经所剩无几的公信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