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图文)实拍江苏溧水农村简朴婚礼

标签:
图文随笔新鲜感道具气喘文化 |
分类: 文化 |
南京溧水区这地方虽是江苏,却紧邻安徽,农村的习俗并不典型,而且当地语言差异巨大,风俗习惯也迥异,至于结婚风俗,据说也是不一而足,基本上接新娘的车以及送亲队伍在送亲路途中,遇到桥(天桥,过护城河的桥)要全部停下,每两车发至少2包香烟(好事成双),新娘出嫁上车的时候,要自己的兄弟背或抱上车,下车时,在地上放好两对糕(有包装的白色的),新娘下车要踩在上面,由新郎抱进新房,下车时,亲戚要在一旁撒糖果,花生之类的食物。这都是本地同事们说的,但很多人并不一致认同,说法不一,管他呢,总之要去见识一番。
小陈平时租住在溧水城区,新娘是外地人,自然也就从城里接到乡下;我们一行同事倒是驱车先行到达小陈在农村的老屋所在地,一个叫和凤的乡村,小小的村庄据说也快要拆迁,所以都是一些老旧村舍,倒是蛮原生态的农村景致,空气清新,加之正在收割的稻田和晒在路上的稻谷,田园气息浓厚。
小陈父母不在,家里老人亲戚等早已经为这场简朴的婚礼忙开,就等待着新娘进门。我们这些等着看热闹的人当然也是站在村口翘首以盼。接新娘的车队终于缓缓的从乡村小道驶入村口,鞭炮开始陆续燃放,挡道放炮的当然是要索取红包,进村前家里老人端着一个簸箕,里面放着一块豆腐、猪肉等道具,好象是新郎接新娘下车前需要做一些仪式,然后就直接从村口一路抱进新房,这一路对新郎来说,似乎是一个苦力累活,虽然高兴,但上百米的路程,中间随时有乡邻拿出凳子挡道,当然也是索取红包,以示喜庆;眼看着新郎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热闹之余,也多有趣味。
进门当然是鞭炮轰隆,但婚礼确实简朴热闹,新娘进门万事大吉,喝酒闹新房之类则多沿袭传统,倒是并没有想象中更多的地方习俗,不过简朴就是好,结婚嘛,是喜事,何必铺张,大家高高兴兴、热热闹闹,一个新家也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