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3老人捡钱包逼失主各奖千元,这是厦门风俗?

(2013-09-14 22:49:09)
标签:

不知道

这是

老人家

女子

三个

杂谈

分类: 社会人文
     捡到财物,该不该索取报酬?9月12日下午,厦门同安区3个老人带孙子散步捡到1个钱包,失主找来时,她们异口同声索要每人1000元作为报酬。失主不愿意给,于是双方就吵了起来,并发生撕扯,直到同安区大同派出所民警来了,才将她们拉开,场面一时火药味十足。据围观群众称,钱包里有好多钞票,大概有上万元。有目击者说,老人是因迷信风俗,认为捡到钱包后,如果对方不给“红包”会不吉利,因此才索要报酬。(中国新闻网9月14日)
(原创)3老人捡钱包逼失主各奖千元,这是厦门风俗?


  说三个老人是因为迷信“风俗”、怕收“红包”会不吉利,这也太离谱了吧,我还真不太相信厦门会有这种伤风败俗的风俗,其实说白了,不就是三个老财迷嘛,看人家钱包里钞票多多,恰恰又是三个老人捡到,如果是没有人看到,恐怕风俗就会改成私吞了吧,还好是在小区公共场所,失主很快就知道钱在哪里了,才赶来要钱包。只是没想到三个老人竟然为老不尊,挟钱包索要“奖励”,而且一开口便是每人1000元,而且要得是振振有词,让人错愕。

  我们不妨还原一下现场之火爆场面:老人拿出钱包,同时也提出了要求:“给我们三个人每人1000元,钱包就还你。”,女子不答应,老人们便拽紧钱包不肯放手。女子好像不太想给报酬,双方僵持起来了,女子见状打电话叫来一位男子,他赶来后,一把从老人手中将钱包抢了回来。老人们见对方不给报酬,还来硬的,一下急了,就又上前去抢。“后来失主又叫来了几个朋友,有男有女,他们过来后冲着老人大声嚷‘抢什么抢!’”,场面一时火药味十足。很快,接到报警的民警赶到了现场。老人家很激动,民警安抚双方后,终于将双方拉开。最终,老人作出让步,钱包也回到了失主手中。

  “老人很激动,最终作出了让步”,警察来了才让的步,不然恐怕就会玩无赖的把戏了。 说实话如果是几个小年青借机索要奖励或许多少能让人责怪不懂事、缺乏人文传统,但问题是三个老人也如此堂而皇之的坚持索要所谓的“奖励”,则让人有点意外,照讲这本来可以是一场让人感动的好人好事,却演绎成捡钱与失主之间双方为讨要赏钱大打出手的丑剧,让人们情何以堪?如果不强行索要奖励,而是失主主动“感谢”一番,老人笑纳岂不更好?如今反正也不是路不拾遗的朝代,收失主钱也无可厚非,反正抓到老鼠都是好猫,只是如果强行索要,恐怕就不太好了吧,至少让人感觉很猥琐,都一把年纪的老人了,何至于此?

  至于围观的小区群众解释说“老人是因迷信风俗,认为捡到钱包后,如果对方不给红包会不吉利,因此才索要报酬”,恐怕只是为老人的丑行找个尽可能合理的理由,或者说找个台阶下,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不堪的风俗呢?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一向崇尚或者说向往过去路不拾遗的民风,哪里听说过捡到别人的东西,必须要给红包的“风俗”,也许是我们孤陋寡闻,也许厦门当地真的有如此奇异的风俗,只是让人感觉这种类似敲诈的风俗讨来的所谓“吉利”,充斥了太多丑陋。

  至少从目前中国的法律上并没有规定捡到别人的财物,失主必须要付费,反而规定了如果捡到别人财物,失主讨要不肯归还,可能涉嫌侵占。这也是基于民族传统的风俗,或者说全世界绝大多数民族都会理所当然的风俗。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教育、被告知,捡到别人的财物要上交、要归还,幼儿园的孩子也知道的道理,三个老人会不知道?

  别扯什么“风俗”,财迷心窍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