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1.2亿假航母成"水泥疙瘩"该问责谁?

(2013-08-02 06:56:04)
标签:

要有

问责

资金

怪物

经济领域

杂谈

分类: 时评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山东滨州这位市民所说的“大水泥疙瘩”是当地曾经风光一时的“中海航母”,这艘“航母”是在滨州市中海水利风景区里仿照真实航母建造的标志性建筑。2003年开始建,累计投资1.2亿元后,2008年,“中海航母”陆续有商家入驻。最初的一段时间,“航母”异常火爆,可是火爆没有持续太久,到今天已经基本处于荒废状态,真正的成了一个“水泥疙瘩”。(中国新闻网8月1日)

     (原创)1.2亿假航母成"水泥疙瘩"该问责谁?

    打造旅游经济,追求绿色GDP,本应该是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的选项,但综观目前各地方政府处心积虑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却总是不顾市场规则,好大喜功,赤膊上阵,为了彰显政绩,热衷于所谓的大手笔,大规划,盲目投入巨额资金。由于政府不仅不熟悉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而且政府本身的职责只应该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在内的优良环境,所以我们过去一些时间来,总能频繁的看到由政府主导或举债建设打造的种种旅游项目,变成无人问津的鬼城,也就象山东滨州这座仿造航母最终变成群众嘲讽的水泥疙瘩一样,1.2亿打了水漂,背后凸显的却是当地政府好大喜功、盲目投资的责任。

    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在施政上的职责,没有明白搞好搞活特色经济的前提,最终要靠市场,而不是市长。然而他们却拥有巨大的行政权力,出于追求政绩的需要,盲目打造大GDP项目,就算是旅游项目这类绿色产业,如果不依赖市场规则、不进行科学引导,政府的介入,只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隐患。

    诸如山东滨州这座全尺寸仿造的航母水泥疙瘩,几乎就是地方政府滥用财政的典型,一般而言地方政府财政往往并不足以支撑当地官员盲目甚至是疯狂追求GDP打造政绩的种种形象工程,他们过去一些年来几乎无一例外惯用的方式就是举债融资,不顾当地财政能否承担的后果,依赖政府权力向种种经济领域扩张。而当出现类似航母水泥疙瘩这样的怪物且1.2亿的政府投入打了水漂时,却并不会有人为些承担责任,毕竟地方官员要的是GDP,要的是政绩,至于是不是真正起到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这似乎并不是关键,因为主政的领导迟早要拍屁股调走的,留下一堆烂摊子,最终当然只会由当地老百姓承担了。

    官员为了政绩而涉足大资金、大项目的上马,其中滥用财政绝非少数,也使当前地方财政出现巨大债务风险成了普遍现象,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不断的无序扩大;过去的惯例往往就是没有追责,缺乏问责,官员走人,恶性循环。而由政府主导的那些项目,就比如上述山东的假航母,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盲目上马,结果不仅使1.2亿资金打了水漂,更在让这座水泥疙瘩成为群众笑柄的同时,让当地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与此同时,人们从过去的经验也强烈质疑,地方官员热衷于大手笔、大项目的上马,事实上也是众多官员腐败落马的原因,项目越大,腐败越多,所谓的大项目在烧钱的同时,也几乎成了一些官员的政治生命之坟墓。但遗憾的是,很多官员仍然乐此不疲的追求着这些劳民伤财的政绩观。

    或许正是这些愈演愈烈的现象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担忧,最近中央决定从8月1日起,由审计署组织的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正式启动,并对对中央至乡镇五级政府性债务首次进行全面审计,希望能真正从中查出那些盲目滥用财政背后的滥权枉法或失职渎职。就比如山东滨州这航母水泥疙瘩,1.2亿财政资金打了水漂,应该要有人被问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