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岁杰出人才入围深圳安居房名单,怪电脑吗?
(2013-06-14 23:40:13)
标签:
只是政府部门中国青年报被查纳税人杂谈 |
分类: 时评 |
2 岁的“杰出人才”与3岁的“后备级人才”被入选抢手的深圳安居房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而底层一些真正的残疾人家庭却又被刷了下来,这份名单到底有多少水分呢?或者说在被公示之前到底是如何被审定的呢?其实既然是公示出来,我相信相关工作人员也不至于白纸黑字的故意犯下将2 岁的“杰出人才”与3岁的“后备级人才”列入入围名单,毕竟这太不靠谱了,我们也只能理解为一场基层政府施政乌龙。
事实上当地负责名单审核把关的官员也毫不犹豫的将这一可笑的乌龙归罪于“电脑错误”,官员说,目前的公示是根据网上填写的申请表进行排序,还没有对照申请人的书面资料,所以暂时不能确定以上情况的真实性,不过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将尽快核实,给予公众答复,同时,不排除是申请人在网上填写时出现输入错误。
就算是电脑录入的错误,那电脑是死的,人是活的,任何电脑的信息,当然必须由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逐一对比核实把关,尤其是涉及到如此敏感的安居房事宜,事关民生大事,甚至关乎社会稳定以及政府公信力等形象,政府部门何以会如此不负责将错误百出的名单信息向公布呢?再有之被推卸为电脑错误的乌龙名单的背后,是否真的还有鱼龙混杂其间的真实的腐败名单呢?事实上安居房的分配因为其中巨大的利益因素,历来就腐败的重灾区,这并非什么奇闻,而早已是丑闻缠身。这也是为什么深圳的安居房名单广受社会关注的根本原因。曾经曝光的有人开着宝马奔驰住安居房现象,等等,可以例举出很多类似让公众不安的现象。
就拿这次深圳公示出来的乌龙名单中,可以说错误信息比比皆是,比如在残疾人认定方面,记者发现,名单中有一家四口人均为“三等残疾”,还有同一住址,名字仅相差一字的两个申请人,均为“一等残疾”,真实性令人质疑。或者说这份名单中到底是否潜藏有公众担忧的那些腐败猫腻呢?既然如此重要的名单信息公布出来可以充斥着离奇的乌龙,我们就不能不担心有人会趁乱将计就计,万一被发现,也可以以一句“可能是电脑错误”来摆脱纠缠。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离谱的年龄疑惑并非完全是乌龙,比如14岁参加工作,20出头升副县长、副局长,比如上小学的孩子就进入事业单位编制开始吃空饷,这些可不是什么乌龙,而是已经被查实的腐败丑闻。那么我们也不要小看了深圳2 岁的“杰出人才”与3岁的“后备级人才”入选安居房名单并被公示,如果媒体不揭露、社会不批判,将来出现这种真实的“乌龙”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谁都清楚,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普遍的使用电脑进行几乎所有领域的应用,电脑出错的概率大多数情况下比人为的操作要低得多,包括整个银行系统对金钱的操作,经验告诉我们,电脑系统不可能这么容易错的,再说了象涉及重大民生项目的电脑软件照讲在正式运行之前还有若干次调试,怎么可能会出现如此低级、如此普遍的错误呢?深圳政府的电脑程序应有水平不应该如此低劣吧?
所以不论是电脑录入错误还是其它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深圳相关职能部门推卸责任的理由,不然纳税人花钱养你们干什么?如此重要的涉及民生利益的名单选取审核,也绝非一个电脑错误可以解释,至少说明了基层政府人员玩忽职守、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公示出来的所谓 2 岁的“杰出人才”与3岁的“后备级人才”信息,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