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校服商如何摇身一变成教育局主管校服副局长?
(2013-04-15 00:48:32)
标签:
商如何利益相关者手机号码长达批发商杂谈 |
分类: 时评 |
目前当地纪委已经证实向举报人发出“死亡威胁”短信的手机号码确系该县教育局副局长蔡志涛,而举报人却是其儿子前女友;我们不论此女举报的目的如何,人品如何,至少她举报的内容属实,这就足够了,起码一出家庭矛盾暴露出了一个潜伏在政府内的腐败分子。
事实上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我认为这起腐败案件的真正看点并不在副局长对举报人的死亡威胁,狗急了都会跳墙,当然人被逼急了也会咬人,甚至可能杀人,副局长东窗事发,气急败坏也是可以想象的。而真正的看点却是这位在当地教育局主管全县的校服管理工作的副局长,是如何发家致富、如何由一个专门做校服生意的商人混迹到主管校服采购的教育局副局长的?这才是关键。
蔡副局长东窗事发后,当地多所中小学校的师生,纷纷打来电话向记者大吐苦水,称蔡志涛父亲蔡捷元经营的“爱格乐”制衣有限公司,其企业生产的校服质量太差,且有一股异味。紫金县尔崧中学高一级学生小吴、小张等人告诉记者,他和同学穿的校服都很单薄。小张更表示,他们穿的校服上没有生产单位、生产地址和面料含量等内容,校服衣领只有一个写着紫金县教育局监制的标签。紫金县第一小学学生小李的家长打来电话说,学校给小孩刚发下来的校服有一股异常难闻的气味。也就是说蔡局长的父亲就是做校服生意的商家,而他自己恰恰是教育局主管全县校服的副局长,这就已经相当的蹊巧了,这不明显的成了私家之内的官商一家、官商勾结了吗?
耐人寻味的是,这件看似蹊巧的腐败案件背后还有更惊人的黑幕;据紫金县纪委昨日初步查明,蔡志涛在进入紫金县教育局工作之前,一直在外经商,主要做校服生产、批发等方面的生意。后来,蔡志涛进入紫金县教育局工作后,其将制衣厂转手给父亲蔡捷元经营,而蔡志涛从政,并开始主管全县的校服管理工作,从2005年开始,其父所属制衣企业从此包揽全县校服采购长达8年之久。
这就奇怪了,蔡局长在成为教育局主管全县校服工作的副局长之前,居然本身就是在外做校服生产批发工作的商人,只是从政后将这档生意转给了自己父亲罢了;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居然还能顺利的当上了主管全县校服工作的教育局副局长;这一切到底是如何成为顺理成章的用人腐败的呢?说其腐败,简直是阳光下的腐败,堂而皇之的腐败,毫无疑问,其背后必定还有更多涉嫌用人腐败的黑幕。就连紫金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曾子亮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煞有介事的称,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干部管理条例,有待河源市纪检部门做结论。
显而易见蔡志涛能由一个校服生批发商人摇身一变成为当地主管校服采购的教育副局长,不仅仅只是组织部门所谓“违反了干部管理条例”那么简单,当地政府试图轻描淡写,其实欲盖弥彰,掩盖不了当地官场在这一事件上存在的明显腐败黑幕背景,而且是赤裸裸的挑衅组织原则和干部任用纪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见不得人的幕后交易,才有了一个校服生产批发商背景的人成了教育局主管校服的副局长,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其被举报出来的腐败结果,而这一结果,其实是从一开始当地官场的用人腐败就已经注定了,不腐败才奇怪。
所以在我看来,蔡副局长气急败坏的向举报者发出死亡威胁,恐怕正是基于其有着原底气,底气何来?无非是其从进入教育局从政开始就打下的基础,如果不是收买了相关领导,他能从一个生产批发校服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主管全县校服工作的副局长吗?当地学校纷纷反映校服单薄、有异味、甚至是三无产品,却能堂而皇之的印上一个紫金县教育局监制的标签,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一切。陷入腐败丑闻的绝非蔡副局长一人,当地教育局的局长书记、组织部门、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县长甚至书记,能逃得了干系?能说自己不清楚不知道吗?
蔡副局长向举报者发出死亡威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黑幕背后潜伏着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更多的腐败分子。
前一篇:(随笔图文)春耕时节
后一篇:阿里巴巴的“江豚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