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终于从南京回到了湖南岳阳的家,回家的感觉真好。
虽然一直小雨、阴云和雾霾笼罩着江南大地,甚至阳光都奢侈的从未露过脸,但随着春节脚步越走越近,农历新年的气息也开始弥漫于大街小巷,开始洋溢在人们的脸上。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车水马龙加上商家的喧嚣,节日的喜庆氛围无所不在的充斥在每一个角落。
年年过年年年过,但每一个年的“年味”,都离不开一个年货,中国人的过年文化,几乎就是在亲人团聚的基础上,围绕着年货的采购而展开,因为有了这个年货文化,似乎才有了中国人特别的“年味”,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甚至是独特的年货文化,虽然大同小异,却也因地域习俗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回家几天来,今天终于有了时间再次走入寻常街巷,去感受那熟悉的、但久违的故乡年味。
说起岳阳的年味,大街小巷当然无非是年复一年的张灯结彩,就连岳阳楼风景区的古建筑都纷纷盛妆迎客。但要真正领略传统的年味文化,还得寻着普通大众采购年货的足迹走入小巷,融入人流;而梅溪桥市场,无疑就是最典型的去处。这个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的南北货批发市场,据说是湘北乃至相邻省份各地方最大的批发市场,即使不是过年的时候,这里也几乎天天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尤其是那些进货做生意的小商小贩,那些家里要办红白喜事之类的采购需求,在这里几乎都可以获得满足。虽然街巷略显狭窄的购物环境让人步履维艰,但或许只有在这里,才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传统的市场环境,感受到一种赶集的文化,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浓浓的年味,会浸透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反而如今装修精美的那些现代化购物中心、规模庞大的综合超市,却仿佛缺少了一些对传统文化的体验,超市确实同样熙熙攘攘、人流如潮,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虽然也不确定是什么。
也许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家乡才有最浓的年味,自己的家乡才能买到最令自己满意的正宗年货,中国人都在准备过年,甚至全球华人都在准备过年,少不了的是年货,身心感受的却是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