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官员有病百姓吃药,经适房何罪之有!
(2013-01-12 23:29:43)
标签:
公信力三公消费腐败分子资格审查典型杂谈 |
分类: 时评 |
而耐人寻味的是,据记者调查,流失的房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在繁琐的审批过程中,职能部门为了部门利益强留房源;二是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为便于疏通各种关系以及照顾自身社会关系,自行预留部分房源;三是管理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审批职能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索要房源。2012年4月,郑州市政府意识到经适房的混乱,宣布停建经适房。当年8月,河南省住建厅负责人称2013年全省将全面取消经适房,原因之一是,经适房资格审查比较难,容易滋生腐败,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有失误。
“容易滋生腐败,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有失误”,所以就决定从2013年起“全省将全面取消经适房”,这狗屁逻辑,岂不是在公然耍流氓吗?难怪人民网《今日关注》栏目用了“贪官有病百姓吃药”的评价。因为众所周知,中央决定出台经适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能通过政府的努力,来解决顾城市基层相对困难的群体能够实现“居者有其房”的民生目标,是绝对符合绝大多数老百姓需要、也受到高度期待的惠民政策。只是没曾想到,这惠民的经适房,在贪得无厌的官员眼里,竟然也成了一块块唐僧肉,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经适房成了普遍存在的腐败重灾区,过去我们也多少感觉到了这一点,比如武汉曾经发生的摇号黑幕,还有那些开着宝马、奔驰进出经适房的“穷人”等等,但这次通过郑州“房妹”,才让我们清楚的、彻底的看清了整个经适房腐败黑幕,这条利益链之庞大。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河南省政府决定要在全省取消经适房,这又是何道理?难道经适房本身有罪吗?或者说中央出台的经适房政策本身有错吗?真正需要经适房的老百姓却基本上买不到,甚至被贪官污吏们、被权力拥有者们象恶狼扑食一般的瓜分了,当老百姓望房兴叹的时候,当人们对腐败利益链深恶痛绝的时候,本以为政府会基于“房妹”猖獗暴露出来的腐败利益链,而顺应民意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发现问题、查堵漏洞。然而人们却从河南省政府的决定里,看到了极度的失望。试问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施政行为吗?
如果说河南从郑州“房妹”身上看到了经适房存在的诸多腐败背景,那完全可以对症下药,用更积极、更负责任的心态和作为,来向公众作一个交代,比如严惩腐败分子、堵塞政策漏洞等等,所谓亡羊补牢尤未晚,变坏事为好事;但现在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无异于一种耍流氓的强盗逻辑,取消经适房,实在是典型的贪官有病,却让百姓吃药。如果说“容易滋生腐败,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有失误”,所以就全省取消经适房,那好,三公消费也容易滋生腐败,也操作过程中容易失误,且百姓怨声载道,那是不是也请河南省从今年开始,取消三公消费?何况三公消费对老百姓百害而无一益。不地可以肯定,他们决不会取消这个项目,哪怕天天滋生腐败,三公消费还是永远雷声大、雨点小。可轮到有老百姓有利的经适房了,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看来腐败的利益链又岂止在一个经适房上。
中央好端端的经适房惠民政策,在郑州、在河南或者在其它地方,似乎被那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念成了祸害百姓的失民心工程,成了贪官污吏们眼里的唐僧肉,成了腐败的重灾区,试想连顾弱势群体的经适房,官员们都敢蜂拥而上的争夺瓜分,那还有什么他们不敢捞的?真是让人失望和寒心。
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问题却绕着走,甚至视而不见,无视城市那些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困苦;毫无疑问,河南省决定从2013年起取消经适房,在中央并没有明确政策取消之前,这本身就涉嫌行政不作为。可以想象,如果不从经适房领域发现的问题入手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反而以取消经适房、牺牲民生利益作为代价,那些仍然潜伏在党和政府肌体内的贪得无厌的腐败分子们,还会继续在别的民生项目上结成新的腐败利益链,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人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