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贫困县官员配豪车超部长级该问责谁?

标签:
决心车辆监管部门群众白色杂谈 |
分类: 时评 |
贫困且的官员往往并不让人感觉寒酸,从他们的办公楼到豪华配车,都能让人感慨万端。而陕西这个被不幸曝光出来的贫困县,其实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这个大多数群众未脱贫的贫困县,官员的豪华公务车配置到底豪华到什么程度呢?据记者经过调查证实,车牌号为“陕D ?A0017”丰田越野车酷路泽,确实是长武县县委书记的车;而车牌号为“陕D?V0362”白色丰田霸道确为长武县县长的车。记者之后致电丰田销售商,工作人员称,丰田霸道可分为4.0和2.7两种,4.0的价位从69.8万到53.8万不等,而2.7的价位从44万到49.96万不等,保养的话,每次的保养费用是一千左右,油耗是12.2L每百公里,而该销售人员也向记者确认了这两部车均系中东版进口丰田霸道,排量为4.0,价位在68万到80多万不等。也就是说书记和县长两人的配车加起来至少要花费140万元到160万元以上,记者作了个比喻,陕西省“蛋奶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的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每学年按200天计算,这140多万则能够2300多个学生一年的补助。
如果考虑到当地众多贫困学生的生存现状,再看看书记县长的豪华享受,确实触目惊心,令人痛恨。作为贫困县的领导,难道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责任吗?难道真的心里就丝毫没有一种愧疚吗?每天坐在如此豪车上心安理得的官员,难以想象他们能真正为脱贫致富去奋斗,因为他们真正想到的是自己的官威特权。
事实上,不仅国家的公务用车配置有明确且严格的标准,即使是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08年出台的关于调整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标准的通知也明确写道:地师级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控制在25万元以内;市级各部门购置和更新公务用车排气量1.8升(含1.8升)以下,正县级单位车辆价格控制在18万元以内,副县级单位车辆价格控制在13万元以内。长武县属于正县级单位,按照上述的通知,咸阳市正县级单位车辆的价格控制在18万元以内,长武县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这两辆丰田霸道最低价位也在68万,远远超出了正县级单位车辆所应控制的范围内。
这样看来,超过配车标准也就一目了然了,连省部级领导也自叹弗如,望尘莫及。
那么在这里,在一个贫困县,出现如此令人不堪的官场现实,我们且不说如此官员能否在岗位上勤政廉政,起码是违反了国家三令五申的配车标准规定,算得上是顶风作案的典型了,当然应该被严肃问责。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国家有明文规定,党的纪律处分条例里也有明确规定,但这种现象仍然能够堂而皇之的在一个贫困县里发生呢?为什么这些官员敢于挑战中央三令五申呢?显然这背后有着更多让人深思的问题,并拷问着那些所谓的监管部门。
其实配置超标准豪华公务车的书记县长并非不知道自己违规,而是采取了暗渡陈仓的规避监管手段,比如这两辆车就分属单位为彬县煤炭有限公司和长武县人大委员会,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疑惑就是为何县委书记乘车是企业用车,该车是企业送的,还是将县委用车登记在企业呢?这个问题似乎必须交代清楚。遗憾的是这种明目张胆的违纪行为,似乎并没有遭到惩处;莫非是这种情况过于普遍呢?或监管部门早已经见怪不怪?或许兼而有之吧。
基层干部超标准配置豪车其实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经常有乡镇干部都是如此,根本就没有了什么公务用车配置标准的概念,配车,已经成了炫耀概略地位、彰显官威的道具,上行下效,一时成为官场歪风邪气。官员们其实并非不清楚自己的违规违纪,而采取了各种大家心知肚明的手段,比如上述打着企业的旗号,也有干脆使用军牌的,更基层的小官们干脆连遮羞布都不用了,直接豪车上路。而那些所谓的监管部门、纪检部门则熟视无睹,或无动于衷。
贫困县都是如此,其它地方呢?显然公车消费已经成了群众强烈反感的政府“三公消费”中浪费最严重的内容之一,据说拥有近二千万人口的东京政府也仅有二十多辆官员专车,香港也是二十多辆,恐怕都比不上我们一个乡镇,小小的公车消费都控制不住,恐怕岂止是官员的特权思想,更多的是制度的落实和监管,是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