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造得出古代盛景,造不出现代盛世

(2012-08-12 17:52:19)
标签:

开封

盛景

汴京

千秋

旅游经济

杂谈

分类: 时评
    据东方网8月11日报道,七朝古都开封拥有引以为豪的、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文化资源,也拥有羞于提起、与历史声名极不相称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开封决定来一场豪赌。开封的赌注就是将其所拥有的宋文化遗产资源“搞大”——将开封市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实景人文旅游胜地,重现北宋“汴京”时期盛景,同时要建设一座工业化新城。要实施该工程,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仅拆迁费用就需1000亿元,而开封市的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报道称,开封市将举债实施相关计划。

  “复古”在中国也算得上一股潮流,而这是与打造地方旅游经济的目标一脉相承的;开封也不例外;照讲打造旅游经济而搞些复古的工程并不奇怪,也无可厚非,但举一个地方政府20年不吃不喝也凑不够的财政收入之巨额债务来发展所谓的重现北宋“汴京”时期盛景,除非是某些领导头脑发热玩起了穿越,否则这场他们自诩的“豪赌”式冒险很可能成为地方的经济灾难。

  开封可谓历史上不简单,曾经有9位皇帝在开封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开封还一度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但即使如此,目前据报导其整体经济发展一直不好,在郑汴一体化战略出台之前,开封的经济状况还一度在河南“垫底”。一个几乎经济垫底的城市,实在与其辉煌的历史相距甚远,不知道是不是难以感受到现实的成就,于是乎对古代“汴京”盛景的追思就成了彰显当今政绩的官场迷梦,甚至不惜让城市背上巨额债务负担、以可能牺牲这座城市的正常发展为代价,来实现少数官员的政绩欲望。用他们的原话讲就是“这项工作非常难,我们也都有心理准备。不过做好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什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是骗人的鬼话,千年前真实的北宋“汴京”盛景,也不见有千秋之利留给今人,举债千亿投资一个虚幻的盛世,不过给那些热衷于市政工程潜规则的官员们营造出一个浑水摸鱼的腐败良机,功也好、利也罢,不过都是少数人的功利而已。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即便这个被“搞大”的人造“汴京”盛景能够建成旅游产业,也并不一定就能成功的打造出一个成功的旅游资源,道理很简单,整来整去还是假的,这就象假古董或赝品一样,对游客而言,再大的气派,充其量也只是象“汴京”盛景而已,因为你拿不出西安的兵马俑,造不出北京的长城和故宫,留给世人的也只会是一座用钱堆起来的盛世赝品,说得难听一点,将来开封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假古董,只不过为制造这个假古董还让这座城市和他的人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是历史负担,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几个昏官的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绩。

  一年财政收入不到50亿,却要耗费1000亿造一个假得不能再假的城市赝品,我不知道开封的老爷们为了政绩何以有如此大手笔的想象力和执行力,你造得再象它还是假冒的,不可能让开封再现盛世的辉煌,也掩盖不了今天经济垫底的执政无能;那么有这份政绩观为什么不更多的考虑一下那些更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更急需改善的民生基础呢?开封老百姓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现代化开封,需要的是当代的、真实的“汴京”盛景,而不是虚幻的历史图腾。钱堆出来的盛世,更大的可能就是发展的灾难。

  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历史建筑留存是保存得最少的,不断的毁掉,又不断的新建,都说中国的建筑寿命不到30年,拆了建、建了拆,实在是瞎折腾、穷折腾,一股浓重的功利气息,复古也几乎成了很多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不二选择,社会的浮躁、官场的浮躁,到了连寺庙和尚都想上市、都念歪经的地步,有了这种氛围,开封打造古代盛景的冲动也就理所当然了,只是这种盛世的虚幻感觉不仅仅会麻醉了政绩冲动的官员,甚至会麻醉社会,毕竟造得出古代盛景,却造不出现代盛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