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食品合格率90%,公信力又几何?
(2011-11-14 14:30:06)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几乎是一个令公众怨声载道且忧心忡忡的普遍共识,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也凸显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失职,由于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下,恐怕指望商家良心发现或行业自律,几乎只是幻想,所以很大程度上人们只能期待着政府职能监管部门面对现实能有所作为。但面对严峻的现实食品安全形势,主管部门总是要无视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普遍观感,不失时机也不合时宜的跳出来试图粉饰太平,突然间告知公众,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据中新财经北京11月12日报道,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12日在北京表示,中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国外的检测合格率也在90%以上。蒲长城12日在第九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作上述表示。他介绍说,中国的出口食品在欧盟、日本等地方的检验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整体水平持续稳定提高。
90%已经足够惊人了,居然还在90%“以上”,出品欧盟日本的食品安全合格率达到90%以上,恐怕没有人会表示怀疑,接近100%都有可能,宁予洋人、不予家奴的官场观念恐怕从腐败的晚清王朝就开始盛行了,流传至今。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早前被曝光出中国出品产品与内销产品采取的标准都不同的根本原因,不用说出品欧盟日本,即使是专供港澳的农产品等食品,也能成为国内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安全品质象征。但要说经过安全检测,国内的食品安全率达到了90%以上,恐怕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笑话了,也绝不仅仅只是拿百姓开涮,而是职能部门的官员试图推卸责任的同时,更有粉饰太平之嫌。毕竟绝大多数老百姓天天与食品打交道,他们的日常切身感受最能说明问题;不然为什么居民给婴儿买个牛奶也要想方设法的选择进口货洋奶粉,甚至不惜到港澳抢购害得人家市场缺货?不然为什么某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单位处心积虑的为自己职工建立专门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以至于买个绿色食品都成了公家单位的职工福利?
显而易见,与绝大多数老百姓切身感受南辕北辙的所谓质检总局的食品安全检测合格率90%的结论,人们虽然并不知道是如何“检测”出来的,但这仿佛就跟不久前中央精神文明办副主任大言不惭的吹嘘当今社会道德风气很好一样,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公众的笑柄。如果这90%的食品合格率成为质检总局的政绩,那只能让人感觉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这些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或许连10%都没有,因为他们粉饰太平的结论,显然就是不顾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不顾老百姓怨声载道的现实,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真的到了合格率90%以上,那老百姓难道是吃饱了撑的,满大街指责埋怨无处不在的食品安全陷阱?
难怪就有网友讽刺调侃道:空气质量以能见度为标准,食品安全以吃不死人为标准...难怪合格率总在9成以上;没发现都是合格,一发现全是个别,苏丹红,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等难道只占食品安全的10%?
这实在不能怪老百姓要求太高,毕竟食品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是最基本的民生大事,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让广大群众草木皆兵、胆战心惊;人们只是郁闷,连世界顶级的连锁超市沃尔码到了中国境内都入乡随俗,竟然将普通猪肉当绿色猪肉上架贩卖,可见正是考虑到在中国这个监管不力、道德堕落的市场,坑蒙拐骗制假贩假就能获取高额的利润,而且制假的商业成本、法律成本甚至道德成本相对微乎其微,何乐而不为?可谓环境使然。
耐人寻味的是,当公众普遍指责或质疑政府工作职能部门、监管部门不作为或失职或监管体制漏洞百出的时候,同样是这位蒲长城副局长大言不惭的声称:近年来,质检总局完善了生产许可制度、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研究提出了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并和有关部门共同建立起风险监测监管工作制度。他说,“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
“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这种看似正确的理论,放在现实的食品安全形势和环境下来看,却俨然让人感觉相当的刺耳,明显是试图为自身的失职寻找借口开脱,明显是推卸责任的说词,可谓最正确的废话。难道一句“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就能推脱监管的责任?那还要这个监管部门干什么?反正食品都是生产出来的,又不是监管出来的,言下之意关监管部门屁事?而所谓“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更是等于白说,谁都知道的道理,我相信制假贩假的奸商们也100%知道这个道理,如果有一个犯罪成本很高、监管严厉的食品生产机制和公平竞争大环境,相信大家都会“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因为这是企业生存的需要,而今天的现实环境却似乎并非如此,奸商们之所以成为奸商,正是因为不用冒险就能轻而易举的靠不法经营获取巨额利益,正是基于政府监管不力,他们才有了这种犯罪的动机。难道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境外食品生产商们真的就天生的主动“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不成?显然不是。
所以作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而被作为公众指责的对象的监管部门,不仅信口雌黄的编造食品合格达90%以上的谎言以彰显政绩和粉饰太平,还煞有介事的据称“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以推脱自身监管责任,且不说这本身就是一个笑柄,深受其害的老百姓也根本不会相信,更让监管部门自身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有这样的监管部门的心态,难以想象更难以相信他们会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脚踏实地的履行职责、解决问题。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