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报报道,9月23日,河南新乡的5岁女童坠河呼救,岸边行人无人相助,最终一名陌生男子跳河救起女童。事后被救女童家人欲拿两万元寻找救命恩人,不料3天内6名男子致电称是救人者,还有3人发来账号要求打去赏金。9月28日,女童家人终于找到救人的消防队员,但赏金被其拒绝。
看到这则新闻就给人一种观感:有些人如今是要钱不要脸,甚至已经到了连社会仅有的道德遮羞布都不要了;何谓道德遮羞布?就是过往人们在明知需要尊老爱幼或见义勇为等彰显社会公德的时候,给自己找出几个视而不见、不出手甚至围观的理由,这些理由很多,包括今天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人们为自己采取冷漠围观态度、明哲保身的态度而给举出的种种理由和借口,一方面自我安慰,另一方面心安理得,似乎求得良心的解脱。
就说这6名为了骗取被救女孩家长2万元赏金而争先恐后冒充救人者的家伙,不救别人倒也算了,反正如今社会风气如此,世风日下,大家都能找到冷漠围观的理由嘛,但竟然为了钱、为了利可以连这最后的遮羞布都一把扯个精光,恬不知耻的冒充救人者,有三人居然还无耻的发来账号要求打去赏金,我简直想用行尸走肉来形容这几个人品龌龊、道德败坏的家伙,人一但无耻到这种地步,恐怕也就没有什么坏事不敢干或干不出来的了。
整个社会和媒体现在都在谈论社会道德是否滑坡、价值观是否已经扭曲的问题,官员们当然极力否认,为什么不否认呢,因为他们的腐败都几乎成了常态,谈论道德都显得太奢侈了,但老百姓却有自己的观感和看法,整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价值观,金钱似乎已经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包括衡量道德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某些有权的就想方设法的玩腐败和堕落,拼命追求金钱、女人之类,没权的某些人则挖空心思的搞出些假冒伪劣之类,笑贫不笑娼甚至也成了一些人默认的潜意识。以前司空见惯的扶老携幼尊老爱幼、或者见义勇为学雷锋做好事,结果出现了有人为了钱反诬救助自己的好人、有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失劳动力还欠医院一屁股天价医药费,彭宇案、许云鹤案等令人心寒的负面社会效应,层出不穷的与公共道德背道而驰的事实,在让人们反思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从经验教训中得出相反的价值观判断,也逐渐给社会编织出了一件宁愿选择冷漠、围观的道德遮羞布。
比如这次事件中,女童坠河呼救,岸边行人无人相助,最终一名陌生男子跳河救起女童,事后得知是位消防战士,在这社会总归还是有好心人,相比那些冷漠围观的人,即使是路过的消防队员也还是义无反顾的跳下去救人,值得我们尊敬。而事后消防战士更是拒绝了被救女孩的家长2万元答谢赏金,再看看那另外6名恬不知耻争相报名冒充救人者的家伙,实在是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真正热心于见义勇为者,显然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而那6个无耻之徒,其道德败坏恐怕已经到了无可救药,其内心的龌龊更是远甚于哪怕是冷漠围观之心态。
说实话,类似这些冒充救人者试图骗取被救者的奖金,还有那些动辄反诬见义勇为者为肇事者的现象,面上看好象是道德层面的事例,其实我认为这种货色,绝不应该姑息或指责了事,应该向社会、向媒体实名公开曝光其个人信息,并付诸于法律以诈骗罪进行惩处,要让这类社会垃圾彻底曝光于阳光之下,以震慑那些心术不正之徒,匡正社会风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