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指责记者“制造矛盾”的官员底气何来?
(2011-09-08 21:44:33)
标签:
张桂忠
内蒙古
信访局
职责
公共安全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据京华时报9月8日报道,近日,内蒙古一学生骑车被无盖井“绊倒”受伤,车前轮掉进无盖井,邵学光磕掉7颗牙齿,经多日投诉以赔偿7万元私了。9月5日,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同时记者再次回访现场,发现事故井盖和井口根本不配套。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信访局,希望通过信访,找到有关部门解决井盖问题。在得知记者的身份后,该局负责接待的副处长张桂忠说:“我不知道弱电井是干什么用的,也不知道它到底该归哪个部门管。”“媒体尽给我们惹麻烦!”之后,张桂忠要求记者打开随身手提包让他检查,并称“不让检查就拘了你。”又命令记者交出手机。6日上午,记者又将回访现场的情况反映给张桂忠,张却指责:“为了挣两个稿费,你在制造矛盾……我要到上级单位举报你!”张桂忠教育记者:“你建议政府去解决问题,你的职责里有这一条吗?你该干啥干啥去,把你的职责闹清楚!”
很奇怪的官员,记者采访信访办希望找到能解决安全隐患,很正常的一次采访,这位官员竟然要求记者打开随身手提包让他检查,并称“不让检查就拘了你。”,还命令记者交出手机,简直让人以为记者在采访司法部门官员、在采访公安局长,如果不涉及保密事项,恐怕警察也没有权力制止记者正常的采访要求吧?不过更牛逼兮兮的还是后面几句,一是斥责记者“为了挣两个稿费,你在制造矛盾……我要到上级单位举报你”,二是“教育”记者:“你建议政府去解决问题,你的职责里有这一条吗?你该干啥干啥去,把你的职责闹清楚!”。不知道到底是谁在“制造矛盾”?但信访局官员试图用权力淫威来威胁记者以达到回避“矛盾”的疯狂态度,却一览无余。
试问这位牛气冲天的副处长官员,记者已经发现事故井盖和井口根本不配套,当然存在继续发生危害行人安全的隐患,并希望通过信访找到有关部门解决井盖问题,这是在“制造矛盾”吗?作为信访局官员,难道没有责任及时向责任单位通报记者反映的情况吗?但官员的态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一开始就对记者的采访进行抵触:“我不知道弱电井是干什么用的,也不知道它到底该归哪个部门管。”,置公共安全和群众利益于不顾,置媒体的关注于不顾,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竟然斥责记者“制造矛盾”,实在是本末倒置,信口雌黄。
显而易见,在这位信访局官员的眼里,他是老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官员,所以他会理所当然的质疑记者没有职责“建议政府去解决问题”,并大言不惭的“教育”记者“你的职责里有这一条吗?你该干啥干啥去,把你的职责闹清楚”;这个逻辑还真是头回听到,不要说媒体记者有权力建议甚至要求政府解决公共安全隐患,即使是合作一个平头百姓,在发现类似问题后,都理所当然的可以向政府反映情况,并建议或要求政府职能部门解决,所以当记者或其它任何人不清楚责任单位时,当然可以到信访部门询问,这是他们的职责。但从内蒙古的这位信访局官员的态度上,显然他将主仆关系颠倒了,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公仆”与主人的基本关系弄颠倒了。
回避政府的责任却还敢于如此的狂妄牛逼,能有如此的底气,真不知道如此职业道德败坏、毫无责任意识的狗屁官员,是如何能坐到信访局副处长位置上去的?要知道信访局的职责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接待群众来访,是政府服务联系百姓的一个窗口,照理说文明热情的对待来访是本职责任,即使不能立即答复或满足来访者要求的,也应该将信访内容及时转达,并督促相关单位限时办结,并将结果反馈给来访群众。作为负责接待的官员,向上级、向有关部门上传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信息和呼声,当然也包括媒体记者的咨询,更是其理所当然的职责所在。那么这位张副处长、张大官人,拼命回避自身的责任,回避记者反映的公共安全隐患,甚至故意抵触甚至责斥、威胁,如此底气,简直是给政府形象抹黑。
当然这位信访局官员的混账逻辑和本末倒置的底气,只能是平时养成的,难以想象这样的官员主管信访接待工作,对媒体记者都如此狂妄,那平时对一般群众的态度就可想而知,这种官场的淫威,甚至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到了动辄威胁“不让检查就拘了你”的病态,难怪之前也会有其它官员对记者叫嚣“你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你反对我就是反对党”、“你们老百姓臭不要脸的”、“你们算个屁”之类,很遗憾,总有层出不穷的这种视老百姓、视记者为对立面、为异己捣乱添乱、制造矛盾的官员继续潜伏在政府之内,继续侵害群众的利益,继续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其实谁在“制造矛盾”,一目了然;这样的信访局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这样的狗官,应该让他滚蛋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