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要求发高温津贴等于自砸饭碗”岂止是劳动者弱势

(2011-08-20 16:20:57)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人文
          近日南方地区持续高温,高温津贴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多数从事户外体力劳动者表示此前没领过高温津贴。如果单位不发也不会去要,惹恼了领导丢得是自己的饭碗。有在高温烈日下仍然不得不在户外劳动的建筑工人说,他们不少老乡都不晓得有高温津贴,即使报纸上看到过,“也没得必要去争,即使争也争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劳动者认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关心高温津贴,就是和饭碗过不去。(华西都市报8月20日)

     (原创)“要求发高温津贴等于自砸饭碗”岂止是劳动者弱势

    或许这就是当前诸多弱势劳动者尤其是那些在户外从事劳动的农民工所面临的残酷的现实,而这种现实却从一个侧面凸显出了当前大多数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这种现实中的无奈同时也让劳动法以及政府在劳动保护上的监管陷入一种不作为或立法缺位的尴尬。

    说起高温补贴,其实国人一点也不陌生,在大多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国企部门,每年夏季发放高温津贴早就已经顺理成章的成了职工的福利待遇之一,过去我们从媒体曝光也看到,那些本来就坐在有空调的舒适工作环境里上班的公务员或银行、学校等单位,却照样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不菲的高温津贴待遇,这与那些即使气温达到摄氏40度以上仍然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却长年累月不知道高温津贴为何物的情况相比,实在是一种讽刺。甚至就如上述记者在成都调查所发现的,进入8月份,四川省内各地的温度一日高过一日,不少市州已经达到了40℃左右。在这样的酷暑下,建筑等领域的劳动者并没有停止劳作。而耐人寻味的是虽然政府已经发通知,要求日最高温度达35度以上时,要发放高温津贴。但事实上多年来执行情况一直不甚理想,甚至根本就没有企业主按照规定执行。而那些在户外高温下仍然挥汗如雨的工人们对此的感受却不得不令人心酸而寒心,即使知道政府的发放高温津贴的规定,“也没得必要去争,即使争也争不过。”,而且劳动者的切身体会竟然是“要求发高温津贴等于自砸饭碗”,关心高温津贴,就是和饭碗过不去。

    不知道看到民工们的这些言论,当地那些天天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的政府官员们、工会领导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有条文明确规定了津贴标准的发放范围,但并没有违规处罚的内容。所以对企业来说,基本上没有违规成本,尤其在一些私营企业,给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与否,完全靠老板的个人好恶决定。也就是说是否发放高温津贴,政府的规定根本就没有约束力。既然没有约束力,企业主们当然出于自身利益以及尽可能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利益驱动出发,除非个别老板良心发现,否则根本不可能理会工人所处的严酷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温下劳动保护的文件规定,而且象成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还煞有介事的开通了举报投诉电话,但事实上由于一方面工人出于对失业的担心而不敢举报外,另一方面,当地监管部门包括工会组织,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主动去干预这件事。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社会由于政府招商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造成资方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劳资关系紧张也成为了社会矛盾最突出的范畴,资方总是成为官员的座上宾,而劳动者尤其是那些私企的工人、农民工们反而成了社会最弱势的群体。难道政府就能不能通过强制性的立法,通过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来满足这并不难做到的劳动保护吗?或许发放很微薄的高温津贴,也可能最大限度的温暖那些辛勤的劳动者内心,对政府来说,这岂不是缓和社会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吗?可惜我们似乎看不到这些堪称举手之劳的政府行政作为,甚至在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政府立法、监管上诸多的缺位。至于所谓的工会,则更不可能有劳动者会期待他们有所作为了。

    高温津贴,对那些在户外高温下从事劳动的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象征,一个政府、工会和企业主们是否在劳动保护上体现人文关怀的简单措施,毕竟一年也没有多少天在35度以上的高温日子,更花不了多少钱,但体现的却是劳动者在政府心中的地位,达到的却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效果,即使是人社部门的官员也说了,“应该从完善相关立法着手,强化发放高温津贴的执法力度”着手,但说起来简单,更重要的是政府到底有没有真正将弱势的劳动者放在心上,有没有设身处地的将劳动保护当成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