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要求”票房不低于10亿?莫非公款买单

(2011-06-09 21:41:57)
标签:

娱乐

中国

广电总局

票房

发行放映

杂谈

分类: 时评
        据新华网6月7日报道,广电总局为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推介《建党伟业》《秋之白华》等28部电影。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此次集中放映的电影是中国电影人向党和人民汇报的一次实际行动,表达了电影人对党的深厚感情。他要求发行放映单位“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放映好这些重点影片,票房收入不低于10亿”,并称,“这应该是一个保守的目标”。

               毋庸置疑,一部影视作品创作出来,首先得有人看才有存在的意义,电视剧讲收视率,而电影则关注于所谓的票房,广电总局要求“票房收入不低于10亿”,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上来讲,这近乎是一种笑话,票房的收入水平怎么能被硬性的行政“要求”来达到呢?如果不是“要求”、而是“希望”票房收入不低于10亿,那倒符合情理之中,作为这些向七一献礼的影片的主管发行单位,从其操作的政治职责上来讲,本身有责任和义务向观众“重点推介”,基于中国的国情和特色,这也无可厚非。只是按照一般的理解,既然广电总局口口声声承认要求的是“票房”收入,那试问票房不低于10亿仅仅靠“重点推介”就能做到吗?广电总局有如此神奇的功力,能让观众象着魔一般的按照他们的推介自愿花大把的银子买票看他们指定的电影,那美国的好莱坞岂不要羡慕死了,趁早关门算了,中国电影占领世界电影文化市场的时代恐怕就要到来了。

              所以我还真的不明白广电总局是凭什么胸有成竹的“要求”发行放映单位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行放映好这些重点影片,票房收入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既然提出所谓的“票房”,那就不可能是将他们推介的重点影片当成宣传教育片免费放映,而明摆着是要卖票收钱的,既然是花钱看电影,观众又不是傻子,如果影片拍摄的效果一般或艺术水平低劣或内容平庸,亦或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那谁会自愿掏钱买票呢?如今整个国内电影市场低迷众所周知,能撑得起所谓票房记录的往往也就是一些所谓的美国大片,即使有国产影片创造一定的票房,往往也差强人意,尽管需要投入巨额的广告宣传和公关包装等活动,但甚至大多数影片的内容无聊一般或拍摄水平、效果不敢恭维,奢谈票房,首先应该遵循基本的市场原则。这恐怕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作为专业的部门,广电总局官员不可能不明白。

            那所谓“要求票房不低于10亿”之底气何来呢?仅仅靠那些政治应景的影片来达到目的,如果确实拍摄的艺术效果和影片内容有创造10亿票房的水平和能力,那无可厚非,或许我们可以低估国产导演的艺术水平,但似乎不能低估了他们的政治水平,比如那部花了大量金钱和广告宣传的《建党伟业》,可谓群星璀璨,哪怕仅仅只是小小的跑龙套角色,明星们也愿意粉墨登场、一展“星”容,尽管媒体曝光其中大多数明星早已加入外国籍,但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回国假宣传革命之名赚个名利双收。其它的影片广告宣传投入不足,几乎难有可能被观众会关注,让他们掏钱买票去看,岂不是缘木求鱼、一厢情愿。那么我们只能理解和想象,所谓“要求票房收入不低于10亿”,只能通过行政方式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当然有组织的观看“重点推介”的电影,那自然得公款买单了,如果真如我们想象的靠公款买单来达到“10亿票房”,莫说10亿,20亿、50亿都有可能,中国有多少公家的单位呵,人口众多,公家出钱看的电影,看看也无妨,如果不去看或许单位还要被考核扣分、扣奖金,这种事以前我们都经历过的,当政治任务去受受教育完成任务罢了。难怪广电总局官员底气十足的声称“票房收入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这应该是一个保守的目标”。确实如此。

           我倒不是说广电总局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组织放映红色电影来行使自己的职责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既然官员说“此次集中放映的电影是中国电影人向党和人民汇报的一次实际行动,表达了电影人对党的深厚感情,展示了中国电影的丰硕成果”,既然是政治任务,就没有必要扯上什么“10亿票房”,如果是公款买单的10亿票房,且不说涉嫌浪费公款,起码我认为这等同于让那些水平并不高明的国产制片、导演们趁建党90周年骗取公家的钱财,让那些电影发行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坐收渔利,把纳税人的钱、把公款白白的掏给那些不学无术的电影人,这实在是一种讽刺和笑话。如果真的是靠观众私人掏钱买票做到了10亿票房,那我们应该庆幸中国电影终于有了立足于市场的进步,那或许也是广电总局的光荣。

            说实话,我觉得既然广电总局重点推介的国产电影目的是为了纪念七一和建党90周年,就根本不必要强调什么“10票房”,票房本身是电影市场的一个成功与否的标志,被打上了太多广告宣传、包装和靠现代技术打造的视觉效果等综合因素痕迹,但并非所有有成功票房的影片都真正的获得了电影艺术上的成功,往往很多艺术性很强、内容情节感人的影片并不一定有成功的票房,显然所谓票房,只是市场行为的产物。而广电总局的官员将具有政治推介宣传意义的影片,硬生生的硬要与所谓的“要求不低于10亿票房”联系起来,只能是要么违反市场规律遭到质疑、要么靠公款买单。

              所以说如果广电总局真心实意的“要求发行放映单位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行放映好这些重点影片”,就请不要强调要求什么“10亿票房”,这两者似乎有点矛盾、有点不着调。最好低价放映或免费向公众开放放映,甚至可以在七一期间在电视台公开放映。否则让观众受到了革命历史教育,而那些导演、制片、演员和发行放映单位却卷着“10亿票房”公款数钱偷着乐去了,岂不可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