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沾满铜臭的“荣誉市民”关荣誉何事

(2011-05-21 02:0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人文
            “荣誉市民”或其它的“荣誉XX”这些个称号并不少见,总之给人印象就是某一城市对有特定贡献的人士一种所谓的荣誉。但据人民网5月20日报道,近日,佛山评选“荣誉市民”,规定捐助500万港元、投资3000万美元或为当地招商引资做出突出贡献者,才有资格申报。

                  这还真就奇了怪了,规定捐助500万港元、投资3000万美元或为当地招商引资做出突出贡献者,才有资格申报“荣誉市民”,如果没有前提条件,而仅仅只是存在这一出资事实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外地人士给予“荣誉”奖励,那也无可厚非,但当金钱成了这一“荣誉”的必要条件时,毫无疑问,这项所谓的“荣誉”已经完全变了味,而且显然沾满了铜臭。就象报导评论所称的,“荣誉”岂能嫌贫爱富!

                  其实恐怕绝大多数人对此的观感都会感觉怪异,为什么佛山市政府庸俗到宁愿将彰显本市“荣誉”的称号硬要与巨额捐款和投资挂钩嫡系起来?相对于荣誉而言,难道真的金钱如此重要吗?荣誉毕竟在一般人看来,它就是一个精神的东西,是一种文化,我们说企业有企业文化,城市也有城市文化,这是一种人文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个城市的对外身份与形象,作为一个城市的“荣誉市民”,除了经济上的贡献外,应该还有更多值得这个城市所尊崇和敬仰的元素。比如人民网所例举的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的香港义工黄福荣,没捐多少钱、也没有什么投资,却感动了中国,而香港大学去年将“荣誉院士”授予82岁的扫地老太,是值得学习的“最动人荣誉”。这才真正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然而曾几何时,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造就的物欲横流的价值观,使一切向钱看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参考指标,从而彻底迷失了人类应有的文明的方向。

                 就象佛山市所祭出的所谓“荣誉市民”,哪里还嗅得到一丝“荣誉”的气息呢?人们所感受到的恐怕就只剩下了铜臭。如果按照这个唯金钱论的参照来进行所谓的荣誉市民的评定,那是不是某些个走私、诈骗、贩毒等各种不法手段聚敛财富后来佛山投资洗钱的人、只要达到“规定捐助500万港元、投资3000万美元”的出资标准,也能成为佛山的“荣誉市民”呢?相反如果是那些长期在佛山打工并做出特殊或杰出贡献的外地务工人员、或者在当地见义勇为做出重大贡献的外地人,他们肯定是不可能具备“规定捐助500万港元、投资3000万美元”的资格,但就绝对不可能获得“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呢?或者说那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技术革新或新兴产业水平提升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亦或那些在推进文化或建设或社会进步所做出特别贡献的外地人士是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成为“荣誉市民”呢?这种典型的用金钱来标注荣誉资格的做派,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而且也让所谓的荣誉顿时掉价;照讲政府所倡导的“荣誉”,本应该成为指导或暗示当地居民追求的精神标准和指南,是一个时代倡导的方向和价值观所在,然而如果象佛山这样赤裸裸的将所谓的荣誉与金钱挂钩,那些更应该获得荣誉的、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并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士呢?这又叫人情何以堪?

                显而易见,佛山所谓“规定捐助500万港元、投资3000万美元或为当地招商引资做出突出贡献者,才有资格申报”的荣誉市民称号,此时此刻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充满铜臭的“荣誉”,是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追求政绩而对“荣誉”的扭曲,甚至是行政道德沦为嫌贫爱富价值观的典型示范,这绝不仅仅只是缺乏人情味,而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沦丧和人文精神的迷失,也凸显出这个城市庸俗的品味和没有长远前景的黯然昭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