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农业部操心洋奶粉暴利不如更多反思
(2011-01-12 02:16:19)
标签:
马莹
中国
洋奶粉
农业部
新闻和报纸摘要
杂谈
|
分类:
时评
|
众所周知,自从出了毒奶粉事件后,联想到被媒体曝光并查处之前从企业到地方政府的不诚实态度,国人在奶粉甚至奶制品的选购上开始明显的倾向于进口奶粉了,尤其是如今的城市居民,面对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以及自身的健康,选购洋奶粉几乎已经成了不二的选择,谁会愿意拿自己和幼儿的健康甚至生命开玩笑呢?现在的市场本身就是买方市场,只要有选择的机会,人们的采购取向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毋庸置疑洋奶粉对国产奶粉市场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但就在昨天,农业部官员对国产奶粉市场及整个产业链忧心忡忡的一番表态,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公众的挖苦和嘲笑。据中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日前透露,2010年前11个月,奶粉进口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06万吨,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马莹说,洋品牌的大举进入让国产奶粉产业链遭到破坏,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上谋取暴利,并让中国消费者支付不合理的高价。
显然农业部官员此番基于对其治下的农业产业中重要的奶制品方面面临的危机忧心忡忡也是其职责所在,尽管官员祭出了所谓“中国消费者支付不合理的高价”,但这番讲话似乎公众普遍并不买账,甚至遭到了一片讥笑和嘲讽,操心也似乎没有操到点子上,本来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包括农业部在内的相关部门应该深入检讨、想方设法的恢复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才对,现在却才来“忧心忡忡”的担心“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国产奶粉产业链遭到破坏”,殊不知这正是此前因为监管不力带来的巨大负面后果,才让“洋奶粉在中国市场上谋取暴利,并让中国消费者支付不合理的高价”成了必然结果,甚至可以说在中国路人皆知的因果报应关系,这位农业部官员仿佛外星人一样,夸夸其谈,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遭到公众讥笑也就理所当然了。有网友甚至说,“洋奶粉要钱,国产奶粉要命啊”,可以说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中国人自己把自己的生意做没了,这就是没诚信的结果,现在谁还敢让自己家的孩子吃国产奶粉呢?
如何行重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没有其它的办法,唯一只有在加大政府职能部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整个奶制品产业链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证明自己的诚信。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自从毒奶粉事件曝光并被“严厉”查处以来,不断又被曝出那些曾经被查封销毁的奶粉原料实际上很多又通过奸商操作再次流入了市场,人们不禁要问,整个监管程序和体制到底怎么了?到底是哪些人、通过哪些方式继续在用这种恶劣的手段谋财害命?仿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象恶梦缠绕在身边,中国商人的利欲熏心和道德败坏几乎已经让诚信这个词成了奢侈品,有的人往奶粉里加水,有的人干脆向其中加水的同时再加化学剂来通过所谓的蛋白质检测,受害的大多数正是那些幼小的儿童,中国的父母们恐怕此时此刻心都已经寒透了,那为了自保,即使再贵,买洋奶粉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能怪消费者崇洋媚外不爱国吗?牛头不对马嘴是吧。是那些利欲熏心的国人、那些利益均沾或玩忽职守的监管部门自己将自己的市场丢掉,自己将自己产业链破坏,这才让洋人洋奶粉有了可趁之机,洋人趁机谋取暴利固然可恶,但这又应该怪谁、应该谁来检讨呢?看来农业部作为奶制品产业的主管部门之一,本身对此就应该深刻反省反思。
洋奶粉在中国市场上谋取暴利,并让中国消费者支付不合理的高价,由于涉及到整个产业链中众多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问题,这确实值得国人忧心忡忡,但又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关键是如何在诚信的基础上让广大消费者重拾对国产能制品的信心。对此,有关部门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监管机制,让利欲熏心者无机可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