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获得以联合国某些国际性特定组织的名义认定或颁发的奖项或称号,无疑算得上是一种荣耀或荣誉,尤其喜好面子的中国人,更是对此趋之若鹜,更是由于这些荣誉的背后被中国的看到了更多的延伸出来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就变得更加灼手可热了。于是哪怕是花大价钱买个山寨版的联合国“野鸡奖”也在所不惜。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根据不完全统计,最近5年中,中国至少有超过200个楼盘“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调查发现,要获得该奖,需要宣传推广费为36万元。但根据权威数据,从1990年至2009年间,中国总共才获得19项联合国人居奖,没有一例是商业开发的楼盘,也就是说,这些楼盘花钱买来的全部是“野鸡奖”。

其实我们说白了,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联合国人居奖”,没有一个是联合国相关机构直接评选出来的,而是花钱找一些中国的机构买的。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骗子与骗子之间的利益交换游戏,与联合国毫无关系。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了,难道中国的商人们花36万元就是为了买回一个山寨版本的高尚荣誉?显然商人们可不会那么傻,真的荣誉弄不到,买个“野鸡奖”恐怕也能糊弄国人,总之好象中国人对凡被冠以“联合国”名号的奖项或其它荣誉总会感觉很荣耀、很有含金量,是值得拥有的东西,当然商人们看重的更是其中可能带来的财富价值,或者说即使是“野鸡奖”,只要别人不知道,作为骗人招牌也未尝不可。尤其是中国的房地产商人们,趋之若鹜也就毫不奇怪了。
之前我们总看到又有XX人文或自然景观被获得什么联合国批准的某某世界遗产称号,表面上看总以为是为了更便于引起重视并加强对景观的保护,但事实上正常的概念和目的到了中国,往往这些耀眼的荣耀就转化成了赚钱的招牌,甚至成了凡申遗成功的景区涨价的绝好理由,刚刚申遗成功的丹霞地貌几个景区,不是也正在借世界自然遗产的招牌准备大张旗鼓的大幅涨价吗,即使还处于准备申遗的衡山,仅仅因为准备阶段可以以申遗准备的投入大而试图在国庆长假的旅游高峰前涨价,可见联合国的招牌对中国的商人或管理者来说是多么的诱人,当然申遗的目标太大,基本上都是真的,而所谓“联合国人居奖”则不太显眼,但同样很好用,于是对于一些谙于中国“国情”的骗子或机构来说,成立一些“野鸡奖”机构骗钱也是市场需求了,而对于那些居心不良的商人同样也有意或无意的花钱搞几个山寨版的联合国人居奖,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冒充联合国旗号的骗子机构骗房地产商人的钱,那些楼盘则打着这些耀眼的“野鸡奖”招牌再招摇过市的骗社会、骗消费者的钱,如此皆大欢喜,难怪放眼望去,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到威海、青岛等二三线城市,有着“联合国人居奖”称号的楼盘漫天飞。现在经媒体曝光公众终于得知,如此“至高无上”的荣耀原来也是花钱买来的,而且还是从中国的机构买来的,一点儿“国际”含量都没有。简直是典型的中国式冷笑话。
其实要讲那些机构式骗子,并非什么鸡鸣狗盗之徒,而是一些堂而皇之的精英们干的,据称颁发这些山寨版的野鸡奖的机构正是所谓的房地产协会主办,也就是说这些机构和机构里的骗子,本来与那些房地产商人们是一伙的,而且所谓房地产协会多少还留有一些官方的影子和印记,或许商人们心照不宣,只是与联合国的真牌子一模一样的山寨招牌,怎么都对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具有巨大的欺骗性。
既然是一些房地产协会打着联合国的幌子发的毫无“国际”含量的野鸡奖,而且已经在中国风靡了好些年,难道那些政府的监管机构或部门就真的不知道或者还是装糊涂?又或者干脆也成了利益共同体?我们不知而知,但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骗局,不仅仅欺骗了消费者,而且这块假招牌也俨然成了房地产商们堂而皇之的涨价理由,更毒化了这个本来就浮躁的社会风气。既然骗术被揭穿了,也该有人管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