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7月12日报道,在路口遇红灯,只要您停下脚步,就有可能获得500元现金奖励。这事儿,真实地发生在石家庄。7月10日,河北省会文明办和石市交管局联合推行的开展遵守交通法规奖励活动启动。当天有6位市民在红灯亮起瞬间,因停住脚步而获得500元现金奖励。但次日记者重访举行活动的路口,发现行人闯红灯现象并无明显改观。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7/D7CFBB49E9D2149EA7477DB5286D2FA3.jpg
在人们的印象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关于违反交通规则都是依靠罚款、扣分等处罚措施来处理,不过众所周知,在中国大多数地方,交通法规的实施效果以及处罚对象则主要是针对机动车辆而言,城市里很多情况下,行人若不是有交通隔离带强制隔离,一般都很少处罚那些在交通路口闯红灯的行人,所以行人成群结队在马路和车辆间穿行几乎成了中国的城市一景,当然这不仅是危害到自身安全的隐患,也严重影响到了城市交通的畅通和秩序,更彰显出城市市民的基本文明素质。所以作为维护城市交通安全的交警,或许因为行人违章太多、法不责众,很多情况下出于无可奈何,并没有处罚,当然也就使市民闯红灯的现象愈演愈烈且成为常态。
而在石家庄市文明办和市交管局联合推行的开展遵守交通法规奖励活动的内容中,针对活动当天不闯红灯的行人予以奖励500元的举措,我们可以理解为当地政府和交警部门出于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良好初衷,但恕我直言,表面上看,执法部门一改过去以罚为主的管理手段而代之以对过马路不闯红灯的市民以重金奖励,并非什么良策,这种不可能持久的奖励措施,姑且不论到底会花多少钱,能否取得希望的效果就值得怀疑,毕竟理论上讲,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过马路不闯红灯是市民理所当然的责任与义务,关系到自身的安全以及公共的安全,根本不存在遵守了交通规则就应该奖励的法律和道德基础,理论上讲,不遵守法规就应该受到处罚,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否则开机动车的司机遵守交通规则都可以要求奖励,放大来看,市民不偷不抢不嫖娼,也应该得到重奖,官员不贪污腐败更应该得奖,这岂不会让社会、让法律、让伦理乱套?那么凭什么行人过马路不闯红灯就可以得到500元奖励呢?
当然石家庄这一奖励举措只是搞活动的短期行为,本身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是考虑到市民逐利的本性可能会因为500元重奖而功利性的选择不闯红灯,那我们且不论其行为可能仅限于活动期间,更可能彰显出市民们另一种与城市精神文明和道德素质格格不入的面貌,作为城市管理者,用金钱引诱的方式来短期性的向市民买文明,其本身就是一种不文明。况且我们看到经过高考的实地调查,不仅有受到奖励的市民感觉“遵守交通规则本来就是市民应该做的事,这钱不该拿”,甚至还有市民认为这种随机奖励的方式有失公平:“我也没有违章,怎么奖励只有他们,没有我?”。而且更令人失望的是,在同一个路口,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执勤协管员说,和10日相比,路口的违章现象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可见这种搞活动随机重奖不闯红灯的行人的做法,事实上就是试图拿钱买文明,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也受到当地市民的质疑,“现在交通违章太严重,就算不在乎别人,总该爱惜自己的生命吧?抢几秒钟的红绿灯,丢的可能就是性命。”市民王建义表示,“政府拿钱出来奖励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正说明我们城市的不文明行为已经非常严重。作为城市的一员,我们有义务把最基础的文明做好。”;作为城市管理者,在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市民的举措上,一要加强宣传,二要强化管理,包括如在人车较多的路段给过马路的行人提供如人行天桥等有效的设施,或设置隔离带,或干脆聘人在关键路口或交通高峰时段现场引导,当然也可以对不服从管理强行闯红灯违规的行人予以处罚,总之办法是有的,一些大城市往往做得好一些,相信只要尽心尽力,石家庄同样也能做好,市民也一定全支持。
总之以搞活动的短期办法、用钱来买文明,用钱来刺激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能走多远还真是一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