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西安拟建国际化大都市关繁体字和英语屁事

(2010-06-22 20:40:00)
标签:

大都市

繁体字

城市精神

屁事

普希金

西安

杂谈

分类: 时评
        众所周知,西安得益于其十朝古都之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俯首皆是的文物古迹,加上上世纪被郊区农民偶然发现并得以开发的气势辉宏的兵马俑,可以说其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当然也吸引了各国游客甚至名人政要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西安也作为中国西北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和最大的城市,成为了一个地理上的象征。

          当然,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才是西安吸引世界各地游客乐此不疲的最根本原因,也让西安事实上更趋于一种国际化的表象,或许正是这一原因,让浮躁的西安官员突发奇想,据华商网-华商报6月22日报道 从今年起,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国际化大都市应有什么样的市民素质?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提出了基本标准。其中包括:“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要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

           看了这些所谓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不禁令人哑然失笑,我们且不说西安立志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是不是一种典型的好大喜功的周老虎精神,至少作为一个本来就已经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大城市,在21世纪的今天还在提出什么“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的目标,难道城市人多就国际化大都市了吗?那西安干脆将郊区的农民都直接变成市民不就得了,我不知道西安的专家和领导们是如何认定“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就是国际化大都市这一论调的;不过好象比照上海北京或国外特大城市确实人口扎堆这一情况来看,这还算不了什么离谱,倒是那一句“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要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的说词还赵让人觉得搞笑,忍俊不禁;我们或许可以理解西安官员自我陶醉于“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如果这个伟大的城市精神确实能捕风捉影想象得到的话,那也还巴点边,当然,会诵读唐诗、宋词,也要会诵读歌德、普希金,那总比西安市民打麻将玩小姐好,但那所谓半数西安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就实在令人不解,我就不明白西安半数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跟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有什么关系?美国好多城市全体都会说一万句英语也还没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纽约市民99%以上不认得繁体字照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上不会说英语的国际化大都市多了去了,这个沙尘暴肆掠、黄土飞扬的西安,如何能认500个繁体字、会说900句英语就国际化大都市了呢?何况繁体字是中国人上世纪以前用了几千年的文字,怎么到了21世纪的今天又成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了呢?莫非在西安的专家和领导看来,台湾和香港就是国际化的样板了?那新加坡全盘使用简体字、日本也部分使用简体字,这新加坡日本和台湾香港谁更国际化呢?至于半数市民会说英语,那还真是对西安市民要求太高了,如果要达到这个标准的话,恕我直言,西安100年后也成不了国际化大都市。

          说来好笑,要求半数西安市民会900句英语,其实想想恐怕半数西安市民连标准的普通话国语都不会,不要说外国人去西安旅游,就是国内游客到了西安,基本上听到的也“满城尽说秦腔调”,不过话说回来,那还真是西安的特色,我们外地游客到了西安还真愿意听这富有特色的西安土话;所以与其硬要西安人会说英语来实现国际化,还不如官员们身体力行,要不政府官员先学会900英语试试?毕竟官员接触洋人的机会似乎更多些吧。

         所以其实西安口口声声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其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口号,凸显出官员的浮躁心理和好大喜功的作风,西安作为中国历史名城和古老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作为西北最大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应该立足于其本身的特色来包装推介,比如西安真正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一是历史文化古迹,二是西北独特的人文气息,三是西北地缘的特征包括西北的民风、饮食、服饰等等,四当然是西安的经济水平和城市建设特色,其实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这才是吸引人们向往并关注的根本,比如现在人们一说起西安,马上能想到的是兵马俑、大雁塔、羊肉泡馍等等,而绝不是西安人识不识繁体字、会不会英语,相信老外来了西安也不会关注这些,这充其量只是城市装模作样的花架子,弄得不好会丧失西安本来的文化。

           西安的御用专家声称“建国际化大都市,市民在观念和行为上,首先要从西安人向国际人转变,市民需要树立我是国际人的强烈意识;按照国际人价值导向和标准,在思维理念、爱岗敬业、尽忠职守等方面树立国际人的意识,产生国际人的言行”。“国际人”还真是西安的一项重大发明,但我想,如果当西安人真正丢失掉自己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那一天,你就是市民都会说宇宙语,人们也不会再想起中国有个西安,西安也永远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有自己品味的国际化大都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