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韩寒的胜利是民族的失败”吗?
(2010-05-12 00:17:41)
众所周知,韩寒算得上是大陆80后的代表人物,少年叛逆、作家、博客点击率全球第一、赛车冠军、直到近些年又摇身一变成了关注公共事件之“意见领袖”,尤其最近又成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榜上有名,让他再次成为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焦点,似乎想不成为风云人物都难,当然按照中国文人之迂酸和惯例,此时此刻也一定会有其它所谓的貌似文人跳出来加以批判,也不知道是试图利用韩寒如日中天之名气炒作自己呢,还是肚子里冒酸水、亦或是真的义愤填膺,本来文学批判也无所谓,文人相轻也正常,但如果将众多认同韩寒观点或喜爱其文字风格的读者一并贬低为“庸众”,并声称“韩寒的胜利是整个民族的失败”,则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说这话的是所谓“知名”专栏作家许知远(不过我是第一次听说)。
据凤凰网5月11日报道,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人榜之后,突遭“炮轰”,知名作家许知远撰文《庸众的胜利》,网友麦田撰文《警惕韩寒》,分别对韩寒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进行批判;首先有麦田称自己通读了韩寒的博文,认为韩寒的话“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因此作者得出结论,“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但是,“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显然所谓的反思其实就是批判,而报导称,相比于麦田对韩寒抨击的浅显,作家许知远所撰《庸众的胜利》“更具力量与高度”,他在更深层次分析韩寒的成功。“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他像是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迷惘的时代的最后救命稻草。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说他头脑清醒,媒体欢呼他是‘青年领袖’、‘年度人物’,青年人觉得他不仅很酷,还有思想。”;许知远将韩寒描述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他能把赛车冠军、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和即兴讽刺者等多种角色结合,并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警惕,况且他才二十七岁。人们尤其着迷于最后一点,他在自己全球浏览量第一的博客上,嘲讽这社会中的种种愚蠢和不公。”
许知远的结论则是:“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这话听来其实还真不知道是在吹捧韩寒还是在损他,不就是一个80后作家、公众人物吗?竟然被上升到了“整个民族的失败”了的高度,简直笑死人了,让人感觉这样的文学批判太浅薄、太离谱了,更离谱的是这位自以为是的作家居然将众多韩寒观点的支持者一并斥责为“庸众”,将自己划到与公众思维对立面上,似乎大众的思想都是庸的,而他们才称得上“精英”,精英当然要与众不同,要鹤立鸡群,似乎不赞同韩寒的贴近大众的观点,才是独立思考,其实恰恰相反,如果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现实,正是许知远这些伪精英们一向缺乏自我思考能力,更缺乏对社会不公正的反省能力,且无视大多数他们眼里的“庸众”的感受,歌功颂德,或写些纸醉金迷盛世文学,毫无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庸众”们所鄙视的,文人如果没有公共责任,算什么文人?!只可惜中国的大多数“文人”都是如此,才会出现这种批判认为韩寒的话“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但是,“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甚至“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似乎国将不国,中华民族因为韩寒的出现将亡国亡种了。
当然如果自诩为精英的作家们真的忧国忧民,或只不过是出于文化的多元而进行正常的批判,这并不是问题,韩寒尽管在国内拥有众多的粉丝,但仍然也存在相当多的不同观点,毕竟中国有13亿人,对一个文人尤其是韩寒这个新兴起来的80后作家,进行批判和反思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正常形态,只是批判和反省不能将自己与公众真实需求的思维对立起来,难道对社会事件的评论“迎合大众的情绪、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就变成了“不是理性的”,那试问是不是“蔑视大众情绪、老百姓不爱听的”就成了独立思考、就成了理性声音了呢?这不是奇怪的逻辑吗?这似乎已经脱离了文学批判的范畴了,而成了政治攻击,成了讲假话、空话、套话是虚伪之人,这种所谓的独立思考,简直是讽刺。批判韩寒的同时,其实是在批判自己,并暴露了自己彻头彻尾的伪精英面目。
实事求是的说,韩寒对公共事件、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不论是什么观点,没有人能站在另一个道德的高度或文学的高度来指责他本人不是独立思考进行写作,毕竟文字是他自己写的,你只能不赞同、或反思或批判他的观点,难道韩寒专门写些老百姓不爱听的就成了独立思考,这简直是奇谈谬论,或许那些主流作家们平时正是如此思考的,所以几十年来中国也出不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真正作家和文学作品了,因为他们都在“独立的、理性的”思考,他们与那些“庸众”有着不同凡响的独立思维,他们是民族的希望。不过现在韩寒胜利了,他们很痛苦,并感觉到了“庸众的胜利和整个民族的失败”。或许他们觉得自己才能代表中华民族,而不是那些他们眼里的“庸众”。
其实我不知道韩寒到底是不是真的胜利了,因为他的文字也只得到了大部分网民的追捧,似乎并没有其它更多现实的胜利,但谁能否认他个人已经成功了呢?他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脑袋想问题,所以在今天这个现实里他是一个稀罕的人,成了一个文章点击率全球最高的人,倒是韩寒这样的人、这样的80后太少了、太稀罕了,从某种角度来说,韩寒如此受关注真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失败,什么时候更多的人能像韩寒这个二十七岁的青年人一样独立思考问题,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