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了,很难想象将大学生与淘粪工职业联系起来,但在神奇的中国,什么奇迹都能产生,当然本科生毕业当上了淘粪工也就不足不奇了。据新京报3月3日报道
昨日,5名经过考试被录取的大学生淘粪工在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拜师、上岗。他们于去年10月在近400名报考者中被录取并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据了解,5人中有两名党员,年龄最小的23岁,所学专业涉及计算机、法学等。

此前报道说,这五个被光荣而幸运的录取为淘粪工大学生中有四个本科生、一个专科生,所学专业涉及计算机、法学等,报道所配图片哪怕是作秀,起码也在试图彰显那五个大学生煞有介事的从事着我们这个世俗社会所“嗤之以鼻”的所谓下九流职业,很难想象将这些信息联系在一起,但照片的形象已经足够养眼、足够刺激人们的神经。而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类关于知识贬值、或就业危机的现实反映,过去几年已经有了很多如出一辙的版本,比如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杀猪,直到大学生淘粪;当然关于中国家庭培养子女上大学花费巨额金钱之后却从事对专业技能要求极端低下的职业是观点进步亦或退步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说这是进步,理由很简单,职业无所谓贵贱,大学生也是普通人,先就业再择业就是观念进步,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表现,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但更多的人则持截然相反的看法,认为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侮辱,是资源的浪费。家长含辛茹苦供孩子上大学难道是为了让孩子当淘粪工?如果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是由国家投资,免费的,那另当别论,可事实却是无数中国的家长们倾其所有的供养子女上大学,为的是有一个更美好的前景、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状态,国家提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开办大学之目的,为的也是培养更多对国家发展前景起到更大推动力的专业人士,毕竟中国的科技水平、基础科学在世界上并不先进甚至相对落后,需要更多大学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相信大学教育的目的不至于培养出一批淘粪专业人士吧,这是很搞笑的事,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极大讽刺。
我不想在这里讨论什么职业贵贱之类的道德问题,那只是一个宏观的哲学议题,硬要说平等,那对大学生的培养进行的巨额资金投入、专业技能培训等方方面面也与淘粪这种谁都能干的简单劳动不对等,当然就业困难的大形势以及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面前,大学生自愿去当淘粪工,那是他们个人的选择和自由,我们也没有资格对他们说三道四,而我这里想说的是那个济南的城肥清运管理二处,那个应该算是政府编制的部门,他们故意招聘大学生当淘粪工到底是出于一种什么目的?是一什么考虑?什么思维?难道真的在他们眼里淘粪需要大学水平的专业技能?或者纯粹是出于对知识分子的蔑视?又或者是在中国出现就业危机的时候落井下石趁人之危?亦或纯粹出于炒作?我看炒作的成分并不大,因为他们不需要炒作,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候,用招聘大学生淘粪的方式来满足他们过去多年来对自身职业的自卑,出于逆反心理和对知识分子的内心蔑视,趁人之危式的来一次彻底的发泄,让世人看看,知识分子算什么狗屁?读书算什么东西?大学生算个球?最终还不是老老实实来淘粪、来跟淘粪工做徒弟;真的很能刺激人们的感观,很能说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
不可否认,任何职业都是社会需要,淘粪工同样也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没有人在这件事上想否认淘粪工对社会的贡献和重要意义,问题的关键不是职业的贵贱,而是能不能实现人尽其用的问题,关系到职业的专业性问题,这件事一方面充分证明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投入巨大的高等教育面临的可能是读书无用论的可怕后果,将有更多的年轻人陷入困惑,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出现蔑视知识、蔑视知识分子的结果,绝非好事,绝非理性的认识,也将会有一个可悲的结果。而这些招聘的部门居心叵测,拿大学生开涮,变态招工,这不仅是侮辱大学生,更是对知识的轻蔑。
我们过去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或许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命运,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或许因为科技的进步、有一天中国的大街小巷也不再需要这种用肩膀人力挑着粪桶的原始淘粪方式,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的中国,缺的并不是那些无知的人。大学生淘粪,真的很讽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