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何谓夫妻朋友间可以发少量“黄段子”?
(2010-01-23 13:19:30)
如今中国流行反低俗,四目放去,低俗却无处不在,真正的如小沈阳之类的恶俗受到广电、央视等权威宣传机构的热捧的同时,那些现实的俗玩艺、俗文化已然成了打击对象,原本想想我们虽然也都是一些世俗之人甚至俗不可耐,甚至有时还很喜欢一些早已经习惯了的俗文化,但总不至于也被卷入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黄打非运动吧?但最近听说要开展手机短信扫黄,凡发晕段子、黄段子短信内容的人将被停机或传进公安局写检查,也就是说所有老百姓的日常手机传送内容将可能受到监视,如此这般,不得不令人感到惴惴不安,扫黄扫到这个份上,我们还能有隐私吗?手机用户的权利如何保障?
之前北京的《法制晚报》报道,几天前工信部宣布开始部署第二阶段整治手机涉黄工作。记者从三家电信运营商北京分公司了解到,目前发送黄色低俗信息,视情节严重程度,将被暂停短信发送功能或停机。这一举措当然的引起网民愤怒,并声称不再使用短信功能。不过,随后的《新京报》刊登了"北京移动否认手机发黄段子将被停机"的消息,但会关闭涉黄手机的短信功能。北京联通称,系统若检测到有涉黄短信也会暂停该用户短信功能。尽管不会停机,但个人隐私受到监控则仍然令人不爽和不安,有趣的是,与此同时,湖南移动客户服务部相关工作人员日前向记者确认,爱人朋友间发少量的“荤段子”不会被关停机,也不会被关停短信功能。“夫妻、朋友之间私下发的几条黄色短信,属于用户正常通信的范围,后台也没有设置对亲密词眼的过滤。”湖南移动客户服务部一年轻工作人员日前表示,湖南移动将保护用户隐私,违法色情短信主要是指那些大量发送的营利性短信,如某些酒店发送的“招聘男女公关,月薪上万”等,并称“这类短信才是典型的非法色情短信,是我们打击的重点。”
毋庸置疑,大量的垃圾短信包括一些陌生的骚扰信息,早就为广大手机用户所不堪其扰,当然应该成为通信公司从技术上尽可能解决的问题,但对于一些所谓的黄段子,我还真不知道移动公司要怎么来界定,难道平时大家所过的黄段子、晕段子都是直接了当的在渲染“低俗”信息内容吗?显然不是,大多数都是一种模糊的、或隐含晕黄内容甚至近乎幽默的文字内容,朋友同事之间开开玩笑发几条过来,恐怕谁也不会太介意,至少可以表达一种关系的亲近和随便,成为一种拉近关系、保持联系的民间俗文化方式,根本犯不上需要通信运营部门来兴师动众的“扫黄打非”,要打的话,恐怕绝大多数人的手机都收到过类似晕段子,那就关闭所有手机的短信功能得了,至少我自己的手机可以被关闭了,反正用不用这个功能也无所谓。而现在湖南移动公司口口声声的“夫妻、朋友之间私下发的几条黄色短信,属于用户正常通信的范围,后台也没有设置对亲密词眼的过滤。”,更是可笑,好象移动公司很人性化,对我等向他们交了银子的用户开了恩似的,而且专门指出是爱人朋友间发“少量”的“荤段子”,看来发多了还是得停机或去公安局接受处理了,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呵。
不过我就在想,移动公司声称夫妻间可以发少量晕段子是什么意思,夫妻间有需要发晕段子沟通感情或是丰富一下业余生活吗?夫妻之间那点破事已经足够“黄”了,中间已经全然毫无情色的模糊空间,也就是全透明,再说夫妻间发黄段子也很无趣,如果是我发给老婆,一定会被骂成神经病,我不知道移动公司的员工夫妻间是不是也经常“少量”的发黄段子;再者夫妻朋友间发多少黄段子算少量呢?谁来监控和界定这个度呢?比如我给朋友发了五条,结果朋友回了我十条,应该处罚谁?真可笑;如果我给老婆发一条短信说“今晚我们准备夫妻XX”,这算不算黄色短信?总之对广大手机用户的私下通信交流进行监控、甄别和处罚,绝对是社会的倒退,也根本不需要开恩似的“可以发少量黄段子”,太离谱。
扫黄打非很有必要,但不能无限扩大化并深入到干涉正常的公众生活,就比如发展到搞手机扫黄,简直就是一些管理者的心理变态,因为他们应该明白,一般所谓黄段子,只会发生在同事朋友之间,而且一般是关系比较近的朋友,而真正应该被打击和限制的是那些无时不在、约移动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的广告、诈骗等群发垃圾信息,还有很多与移动公司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不法SP运营商们,将矛头对准普通老百姓的通信自由,本身就是心术不正,我们从这一政策的出台受到网民一边倒的强烈质疑就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如此政策在判定涉黄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却将个人隐私在它们面前暴露无遗,我们甚至开始怀疑在后台管制监控的背景下用短信给亲人发银行卡帐号、密码是否安全,给自己的爱人或亲密的朋友发条暧昧的短信是否会当成涉黄被查处,而真正的手机诈骗短信不断,却没有受到遏制,那这种管制有有何意义?
因为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手机客户人群,所以短信业务恐怕是中国移动公司最赚钱的东东,当然短信在带给人们极大的通信方便之时,也夹杂着良莠不齐的骚扰信息,尤其是那些不请自来的垃圾广告或诈骗信息,这才是应该加大力度解决的问题。如今中国社会到处流行低俗甚至充斥恶俗,但也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这些老百姓都很高雅,既然影视作品和实际社会生活中到处充斥情色元素,既然官员们都可以低俗的玩小姐、二奶,怎么老百姓夫妻朋友之间发几条晕段子就成了扫黄打非的对象,好象很变态。何况如今发黄段子早已经不时髦,也不太流行了,只是偶尔有之,倒是那些广告诈骗等垃圾短信越愈演愈烈,恐怕这种现象与移动公司等手机运营商们巨大的利益勾结、利益均沾才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症。人们有理由质疑:既然有能力禁止黄段子,为什么广告诈骗垃圾短信难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