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八千女工下班被解裤带安检拷问政府和工会失职

(2009-12-23 21:42: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我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必须是享有执法权的有关机关和部门,才享有搜查的权力,而且这种搜查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公安部下发的《关于保安服务公司规范管理的若干规定》也强调:“保安人员不得出现搜查他人的身体的行为。”,以上是中国的神圣法律法规,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容侵犯的,但一些在中国设厂的境外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还存在着光天化日之下搜身甚至强迫解女工裤腰带安检的咄咄怪事,令人愤怒也令人不安。

        据南方日报12月23日报道 “8000位打工妹,是谁在光天化日之下脱去你的裤腰带?”近日,名为“契约工”的网友发帖报料:作为世界500强的广达集团下属达富电脑(常熟)有限公司对待员工极其苛刻,进厂时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交给保卫处保管,下班时居然还要工人在众目睽睽下解开裤腰带接受安检,让女工备感羞辱。这名网友称她那一次为了自己的尊严与安检人员僵持了两小时后,看到所有员工真的按照保安的要求解下了自己的裤带,且“看着站在安检台上裤子突然滑落的小妹妹,在别人的哄笑声中落荒而逃,双眼饱含屈辱泪水的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那天,我不知道自己最后是如何离开那家公司的,时至今日我仍不敢去在触碰那段屈辱的回忆”。她自己由于受不了这种污辱最后辞职。这个帖子在短短几天内有了近30万的访问量,近3000名网友回帖怒斥工厂不拿工人当人看,“我提的不是裤腰带,是尊严”更是成为又一网络流行语。

         这种在中国境内公然违反中国法律规定,大肆践踏公民尤其是女工尊严的行为,当然的会遭到所有国人的指责,也有网友说,其实何止杭州,中国众多的劳动密集型境外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侵犯基本人权和违反法律的行为,但在众多人为生存而打拼的底层劳动者,尤其在经济危机爆发就业不景气的今天,就象杭州那8000女工一样,大多数人也只能选择这种“监狱式管理”,甚至有女工表示“现在就业形势不好,不减薪就不错了,大多数工人为了保住工作还是选择忍耐,没有什么尊严可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无奈,中国的工人刚刚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成为美国精英们眼里的09年世界风云人物,但眼看着还有如此多的劳动者生活在如此令人不堪的血汗工厂里,不仅收入微薄,还要忍受人格和尊严的污辱,这岂不是一种天大的讽刺。

       资本家的本性当然从来就是嗜血的,我们不能奢望有一天他们良心发现,那8000个杭州女工也很难为了尊严而冒着丢失工作之后的生存危机风险,这里我们就要质问了,首先,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法律也是由政府的公权力强制实施的,那么,在号称发达的杭州市,这个据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天堂的地方,那些拿着国库支付的高工资的政府公务人员们,官员们,政法部门们,你们在干什么呢?难道仅仅为了招商引资,为了这种肮脏的GDP而甘愿让8000女工,我们的姐妹们受到如此的羞辱吗?那些法律条文是摆在那里看的吗?是为了彰显保障人权的作秀词条吗?显然不是,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熟视无睹,或者故意纵容的结果,让那些所谓的外资企业主们敢于为所欲为的挑战中国的宪法、中国的法律,肆意的污辱和践踏女工的尊严和人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出现这种状况,难道中是当地杭州市政府的责任吗?

       其次,杭州的工会组织在哪里?你们据说是维护工人权利的组织,难道也瞎了眼吗?或者是故意装聋作哑?亦或是真的将自己当成了酒馕饭待的摆设?再不济做个样子,多少为女工们呼喊几声也是好的呵,你们的工资照样也是国库里支付的,也是人民养活的,套用总理去年在四川地震时向军队说的那句话“是人民在养着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太令人失望了,这种血汗工厂,剥削工人也就算了,只要符合法律,没有人能多说,但这种每天下班强迫女工解裤腰带安检的作法,而且面对社会质疑仍然我行我素,公然挑衅社会良知,挑战中国的法律,作为工会,于心何忍?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愤怒,是因为在成为世界工厂后的中国的工人在沦为弱势群体后,竟然连仅剩的一点人格尊严都要被拿走,政府和工会的失职显而易见,难道解决这种问题很难吗?由此可见,中国的工人即使站在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也只能让我们由衷的心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