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哥本哈根不过将童话演绎成了闹剧

(2009-12-21 22:02: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际关系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终于在世界各国代表的吵吵闹闹中落幕了,就象之前人们早已经猜到的结果一样,在这个安徒生童话的诞生地必将再次演绎一场令人失望的气候童话,事实证明,此次会议最后达成的所谓哥本哈根协议,是一张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废纸,甚至仅仅只是表达了人类关于减排降温的美好愿望,从几天的争吵和讨价还价、针锋相对的国家和集团博弈以及如影随形的民众抗议活动来看,给人的观感就是一场热闹非凡的闹剧式童话演出,曲终人散后,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多少实质的结果。

         众所周知,因为大多数科学家告诉人们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破坏了地球固有的臭氧层,并形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不断上升,两极冰层和内陆冰川融化,海平面出现上升,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形成了现实的威胁,尤其是那些小岛国将面临成为气候难民的不堪前景;尽管也有科学家并不认同地球升温的观点,或者说科学的定义并非没有争议,但至少各国政客和大多数地球居民们能够通过自身观察或新闻报导多少感受到升温并基本接受这部分科学家的认知和结论,因此人类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从上世纪末就开始商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已经通过京都会议和巴厘会议初步确定了关于共同减排的原则性框架和路线图,尽管包括主要排放大国美国一直消极对待,但对于本次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峰会,人们还是充满期待,只是期待归期待,同样谁都知道,对于如何减排的议题,过去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和大多数的话语权,甚至经常成为他们掣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工具,引发大多数的穷国或发展中国家不满,更因为各国政客们从各自己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国内现实需要,以各种理由来延缓甚至搁置采取有实际效果的行动,让忧心忡忡的环保人士、团体和普通民众深感失望。

         因此我们并不意外的看到,热闹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事实上无果而终,最后不过仍然是各说各话,即使会后仍然充满了互相指责声不绝于耳;那么我们从这次类似闹剧的童话演出中看到了什么呢?得到了什么呢?近百个国家分成不同的阵营,按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各自秘密协商,互不买账,然后互相指责争吵,西方发达国家试图抛弃曾经达成共识的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并连同本应该负的责任一并抛弃了,试图另起炉灶,另立规则,想方设法的降低自己的历史责任,美国更是在自身过去减排上负面的形象基础上,将矛头对准新兴的工业大国中国,想方设法的拖中国垫背,试图提出让中国难以接受的条件来让中国成为此次气候峰会流产的祸首和替罪羊,转移人们对美国在行动上寄予希望的视线,从而成功的使美国等西方国家为自己曾经200年工业发展而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责任开脱或至少不用负更多责任,逼着中国与美国达成了被其它国家尤其是那些穷国小国们看作是中美私下协议的东西,以至于我们看到,会后仍然有国家指责哥本哈根协议案文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基础四国”与美国私下达成提交给大会的,没有征求其他国家,特别是小岛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意见,显然在中国与美国都声称峰会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外,那些发展中国家似乎并不认同,甚至认为本次会议一无所获,是失败的会议。中国当然不能承担这种指责,其它中国同意去参加此次会议本身就已经陷入困境,除了会议上的唇枪舌剑与西方国家对抗博弈外,中国已经宣布了自己的自主减排计划,并声称绝不接受它国干涉。我认为目前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确实也没有必要在各国出于自私的目的而设置的针对中国的气候圈套的情况下,过多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就范,自主减排,一方面是中国人对自身需要的负责任态度,同时也是对世界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并不存在中国需要按照它国的要求承担过多的责任,何况所谓气候变温本身还是一个存在疑问的科学定义,中国更不可能要承担哥本哈根峰会失败的责任,这本身就是一个阴谋。西方人过着舒适的日子,却不愿意为历史账买单,中国又何必在刚刚吃了几口饱饭就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大不了2012来了,大家一起死。

        基于上述事实,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或下一次气候会议,也都不可能让如此众多的国家达成一个共同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似乎人类的自私自利,注定了这一结局,哥本哈根的童话也必然演绎成一场争吵不休、相互指责的闹剧,也许这就是人类走不出的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