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帝国良民
帝国良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92
  • 关注人气:66,3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何必在乎官员开“空壳博客”

(2009-10-09 22:23: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本来在网上写博客最早还是草根们的自娱自乐,或许是因为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后来明星和精英们开始纷纷加入,并开始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博客的制高点,开始继续维持或满足他们的固有话语权和表演欲,再下来,所谓官民互动式的网络问政渐渐又成了时髦的玩艺,而在实现更直接的官民互动,博客这一形式无疑是个好东东,于是乎,看起来是在上级的要求下,各地很多官员也开始进军博客而粉墨登场,一时竟让众多平时只能仰望领导的网民们激动不已,甚至充满了无穷的期待,随时准备向新潮的、开放的、且亲民的青天大老爷象普通网友一样倾述衷肠。

        也许真是应验了一句老话,期盼越深,失望越大,所以当人们总是打开那些官员的博客却空空如也或大话、套话、废话连篇的时候,于是开始从兴奋到期盼,最后成了失望与不满,于是又开始对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官员博客口诛笔伐,-----。

       比如在拥有99个县市区、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省,一年多时间内有60多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开创了全国少有的官员集体网络问政之风。不少民生博客开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一部分不尽如人意:有的是“空壳博客”,里面几乎没有东西,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是“官文博客”,没有自己原创博文,全是某某会议上的讲话稿、致辞等;有的是赶时髦的“应景跟风博客”,虎头蛇尾,长时间不打理,有的半年不更新。这些博客引起了网友不满。(10月6日《半月谈》)

         其实想想官员们开博客本来大多数就是在自己更上一级的官员们号召之下才被迫假装“与时俱进”的这一基本前提,就根本不必当初过于期盼那些所谓的民生博客或网络问政的结局,所谓的网民不满,根本就是自作多情,不知所谓;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官员,或者说作为一个真正的愿意与时俱进的开放式官员,如果他真想通过网络、通过博客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来科学施政、民主决策,那一定会及时的掌握或捕捉网络信息,并以包括博客在内的各种网络形式来与网民交流互动,并发自的内心在博客上表达或回复自己的观点建议等等,何苦会出现一个省数十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这本身就有点滑稽可笑,就象统一要求他们写述职报告或年终总结一样,其结果可想而知。试想,一个地方主官,他如果真的愿意放下身段来与网民交流,何患无词?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大多数官员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被迫的开了个可笑的空壳“民生博客”,这种官员骨子里根本就没有也不会将区区的市井网民们当一回事,一群屁民,尽管痴心妄想的与堂堂的一方首长平等交流,竟然还想让“日理万机”的领导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挖空心思的写博客,我们且不说这些官员肚子里有多少文采,能写出什么狗屁不通的文章来,就算有内分文采,恐怕也不会愿意浪费在这毫无油水的博客上的,要知道领导一席话,多少雪花银呵。当然也有部分善于应付、善于玩形式主义的官员了,他们当然会让自己平时代劳写发言稿的秘书叫来,然后再将每天的官话、套话、废话照本宣科的粘贴到所谓的“民生博客”里,还不用浪费口水,于是在他们看来,网民们可以通过秘书写的讲话稿、致辞了解本官的执政理念了,至于半年或更长时间不打理、不更新博客内容,那也是当然的,官员向来一字值千金的嘛,草民们整天写些叽叽歪歪的评论文章,不过是发发牢骚,一文不值。而只要开了这个“空壳博客”或“官文博客”,可以向上级汇报政绩的时候说成网络问政或官民互动的“与时俱进”,说成“民生博客”,其实官员们玩这种把戏,连“楚王好细腰”的格调都算不上,就象早先各地出现的市长信箱、X长信箱,最后不是死水一潭就是石沉大海,要么就是不置可否、答非所问,最终不了了之。再者,如今很多官员就算能玩转博客这种并不复杂的东东,事实上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来看,我们也不可能期盼他们会有令网民满意的内容,你想想,官员们能写他们是如何当上官的内幕吗?能写出他们“风花雪月”的艳史吗?能描述尔虞我诈的公务生活吗?能“一不小心”就在博客上泄露了他们在市政工程上的腐败猫腻吗?网民们希望解决的很多民生问题,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难道靠写个博客就能迎刃而解?那他们平时都在干什么呢?他如果不想解决或解决不了,就算开个博客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开“空壳博客”或“官文博客”或许是他们理想的解决办法,既让上级满意,又不用被网民找麻烦,两全其美,奈之何?所以网民们对所谓的“空壳博客”不满,毫无必要,本来就高兴得太早了,徒显自作多情。

        现在是信息社会,网络之发达,信息之畅通,给人们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来作为官员,如果真的想更好的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科学施政、民主决策,网络完全是一个相当方便的平台,博客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在于官员们是不是真的想接近民众,不论官员们文采多或是少,只要用心来交流,真心实意的书写或回复网民的问题,估计绝大多数网友是不会在意文采的多少的,关键在于开博客的官员是一个清清白白、正正直直的好官、清官、勤政为民之官,心中无私之官,这样他才能、才敢堂堂正正的运用博客这种开放的、草根的方式来与网民们交流和互动,才能让官员的民生博客变得生动和实在,才能让网络问政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