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送子上学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2009-09-11 00:39:59)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人文
    转眼间全国各地大学也开学了,或许大家年年都看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现象,那就是在大学新生入校报名的同时,如影随形炎孩子送行到校的众家长们,曾经有报道说,如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家长们因学校招待所暴满,甚至晚上露宿于大学校园的球场上,凡此种种,家长送子上学几乎已经成了一道特别的中国式风景线,于是乎大家感叹,如今的孩子们也真是太娇生惯养了,有人甚至担心并怀疑一代人的生活生存能力危机。

         于是今年我们同样也看到,全国各地高校无处不在的家长送子上学的景象,鉴于此,有北京的大学甚至了独自报道的学生的举措;据9月9日《成都商报》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年级新生报到有惊喜,学校给所有独自来校报到的新生发放“红包”——100元现金或者同等价值的手机充值卡。日前,中青政学工部透露,经初步统计,约有1/10的新生将能获得此奖金(据介绍,今年该校报到新生总数为1145人),名单将于近日公示于校内网站上。这还是高校首次物质奖励独自到校报到学生。

         100块钱奖励独自报道的大学新生,无疑是一项相当能吸引公众眼球的举措,似乎足以彰显并提醒公众,当前中国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对孩子的近乎溺爱行为已经到了潜在的教育危害,但我们也看到,100元钱对新生和其家长的实际吸引力或者说对遏制送子上学的实际效果却与其举措的媒体及社会影响力截然相反或者说收效甚微,送子上学仍然一如既往的发生在各地大学校园开学之际。何以如此?看来还是有其深刻的中国式社会背景或者说中国国情吧。

        我们看到,很多媒体将家长送子上学的现象描述得似乎直接或潜在后果很严重,当然我们得承认,比学生人数还要多的送子上学的家长们必然会给本来就面对开学而忙得不可开交的学校搞得手忙脚乱甚至焦头烂额,给学校的正常开学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许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给所有独自来校报到的新生发放“红包”也有其无奈之举,但毋庸置疑作为大学管理者和教育者,担心这一代孩子们过于受到家长溺爱而丧失一些独立生活能力,也是重要的考虑之一,所以这一举措无疑也受到了普遍的赞同和欢迎。

       我不想指责给所有独自来校报到的新生发放“红包”的举措,毕竟这也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考虑,而且中国确实也需要提倡这种能力的培养教育,但通过认真分析造成大量送子上学场景的背景和社会原因,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已经实施多年独生子女政策下的一些特殊国情,我认为我们不妨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这种送子上学的现象;平心而论,孩子考上大学是家长心中的骄傲,甚至是家长梦想的延续。家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想亲眼看看大学校园,感受一下孩子的学习环境,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家庭,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祖孙两代一群家长围绕着一个独苗苗看着长大,不要说溺爱,如果是第一次出远门,让家长们不担心都不行,毕竟大家都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可以说是一家人的中心甚至是一些家长们生活的一切,孩子考上了大学,一是担心,二是欣喜,三是家长可以去看看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环境并顺便旅游以放松一下过去为孩子冲刺高考而绷紧的神经,去送一程,自然也是人之常情,绝不仅仅只是表现出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那么狭隘,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当然应该更宽容的看待这种送子上学的热闹现象,可怜天下父母心呵。

        当然象另一些报道所说的如武汉某高校开学时,那种家长开着加长林肯,带着2个导游,载着19个行李箱的富家女报到的排场算是溺爱,更算富裕人显摆,还有如北京某大学学生每个月准时把脏衣服打包邮寄给远在兰州的妈妈清洗。因为担心女儿不会吃感冒药,东北某家长坐飞机给远在青岛读书的女儿送感冒药。福州李女士在电话中听说读大一的儿子想吃妈妈包的馄饨,赶头班飞机给儿子送上热腾腾的馄饨,这才算得上是过分溺爱,必然会弱化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甚至是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但这一系列的事例,与开学时一般意义上的家长送子上学并不是一个意义上的问题,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全方位的,我们在不能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动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充分感受一下一般社会意义的关爱。

         家长送子上学固然对高校工作带来压力,而且对孩子精神断乳造成干扰,甚至不利于近来各地多发的聚集性甲流流感病毒的防治,给高校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但既然学校出台奖励政策也仅仅只有10%的效果,并不能遏制送子上学的热潮,那我们不妨也站在绝大多数家长的心境和立场考虑一下普遍的感受,存在既合理,关键还在于孩子们应该充分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无私之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