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院长微服体验看病能改变现实医患状况吗?

(2009-09-09 01:39: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恐怕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只是病患及公众的质疑和不满往往并不被那些卫生部门以及医务人员认可,不是还有广州的卫生官员曾经声称中国在世界上看病最不难也最不贵,但凡有网友批判中国的医疗体制或医生医院缺乏医德,总会得到上网的医生们振振有词的反击:医生很苦护士很累,收入也远比“传说”的低,医生的脸难看,也是因为“苦和累的压力”所致等等,医患之间各说各话,莫筹一是。

        或许正是在这种现实的状况下,于是才有了卫生系统包括医院院长们客串病患,微服体验普通病人看病的故事,据《长江日报》9月1日报道,8月中旬,武汉市13个城区卫生局局长和10余家市属三级医院负责人,在以普通患者身份到市内医院就诊后,大都对这次经历叫苦不迭。该市普爱医院 院长胡绍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挂了心内科的号之后,为无人叫号,只能经常起身询问轮到自己没有,苦等50分钟后被医生“接见”。医生先量血压、听心脏,接着开出化验单和心电图检查单,前后只用了5分钟。 据报道称,以往因为医疗体统总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更不体谅病患的困惑和痛苦,过多的为自己缺乏医德的行为辩护,现在卫生局长、医院院长们亲自客串一把患者后,应该不会原谅这种论调了。

       当然我们应该首先肯定和赞许这些卫生官员和医院院长们客串普通病患去体察作为病人的感受,当然更便于这些医疗部门的领导者们对自己治下的医疗体制和不良现象进行更多的反思,站在患者的角度,当然也更能够充分理解过去存在的太多病患对医疗体制和医疗部门甚至包括医生服务质量、服务方式的不满;就象现在武汉的医院院长在体验了普通病患遭遇的不堪后,大都对这次经历叫苦不迭,所谓不体验不知道,一体验吓一跳。

        但其实卫生官员和医院院长们体验到的普通病患困苦,事实上早已经路人皆知,早已经成不了中国社会最大的几个热点问题之一,看病难看病贵被公认为中国社会的痼疾和中国民众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难道那些医院院长们真的一点也不知道?难道他们会不明白很多医生昧着医生的良心开大处方,动辄全身检查,小病大治,与医药代表狼狈为奸鱼肉患者,难道这些行为不正是在医院领导下合伙谋取经济利益的结果吗?院长们或许也会说,别的医院都是这么干的,这是整个中国的医疗体制问题,怪不得哪一家医院,也怪不得医生手黑心黑。

       确实是医疗体制问题,这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也是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要说真的武汉卫生官员和医院院长们真的不知道,我还是不相信,体验一下或许只能加深这种感受而已;其实我很难相信这种所谓的亲身体验真的能改变什么,既然是体制问题,靠一家医院,靠几个院长良心发现,根本也解决不了整个国家普遍的医疗体制带来的问题。我们知道,卫生部所谓的新医改不久前已经出台,针对的和希望解决的真是全民医疗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尤其是希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实施一段时间发来,公众根本看不到任何改变,照样是看病难看病贵,照样是医生随意开大处方,医院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欺诈和骗取病患的钱,而且不论贫富,只要进了医院,基本上是进一个宰一个,看个感冒随便也要几百元钱,动辄给你打点滴,动辄让你上机器检查,就象武汉那位微服的院长遭遇不堪后所感慨的:让病人苦等50分钟,结果看病才5分钟,能看出病灶吗?如果医生医术精湛,5分钟的确能把病看好,那就是再等50分钟也值得。但是,一上来就是量血压、听心脏的老一套,接着就是迫不及待地开出价格不菲的化验单和设备检查单,又怎么能把病看好呢?这到底是在看医生还是看机器呢?难道询问患者家族史、既往史这些传统的“问”的内容,已经可以统统不要了? 看来院长们终于有了最直接也最直观的体验,这一点值得我们略感欣慰,毕竟有院长开始理解病患的痛楚了。

        所以既然新医改至今也没有让公众看到有任何积极的结果,那十几个卫生官员和医院院长体验一下普通病患的困苦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充其量只是加深这种作为老百姓、作为普通病患的痛苦感受。但很难相信在国家医疗投入不足,医保并不完善、医疗体制存在众多缺陷的现实情况下,医院追求经济利益与医疗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是格格不入的两个东西,即使是能够感受到病患痛苦和困惑的院长们,也不可能在病患利益与医院及医生利益面前舍弃自身的经济利益,被牺牲的也只可能是病患们的利益,这是人类趋利的自然反应,有时我们还真的不能单纯的责怪大多数的医生缺乏医德,因为这种普遍的现状的根源正是吃人的医疗体制问题,医生只不过是实践这一体制的工具而已,在这体制下,医德已经成了医生和医院的奢侈品。

         所以我们先别急着为院长们客串普通病患体验看病难看病贵而激动鼓掌,我们更希望看到能解决现实医疗体制问题的实实在在的医改,看到医院真正能体现出其本来的公益属性,看到医生的医德回归,因为现实告诉我们,看病难看病贵仍然困扰着大多数老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