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公务员是专门为人民服务的,理应都具有相对较高的素质才行,但事实上就是有很多人用各种办法钻山打洞或子承父业式混进了公务员队伍,使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也许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重庆市发文提出35岁以下的公务员在2012年前没有取得大专学历的就予以辞退,引起人们关注;据华龙网8月11日报道
昨日,市人社局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工作的通知》称,到2012年12月31日截止,对全市各区县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又没有在校学习或者补习的在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聘)处理。其中规定“对基层在职人员学历教育采取业余(半脱产)、函授和成人远程教育三种形式,可任意选择。”,市人社局介绍,从现在起,全市各乡镇和各区县机关、事业单位35岁以下(1973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员均可报名,分期分批参加学习。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在职公务员以脱产或半脱产方式获取学历的学费竟然是由政府财政承担之条文,其中规定道: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的学费标准为文科类每年3000元,理工医类每年3500元,学费均由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承担。对参加业余(半脱产)的学员,就读期间住宿补助按每人每年800元、伙食补助按每人每天12元(节假日除外)的标准实施。参加其他形式学习的学员,也有一定的住宿补助、学习往返交通费等,不足部分由学员自行解决。
看了重庆这一系列本来目的是为了提高在职公务员素质的举措,但从其中的内容来看,实在让人不敢苟同,尤其是为了让公务员们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竟然采取脱产方式占用公务时间,而且以政府财政承担的方式进行达标,这不是变相的混文凭吗?这不更是浪费财政资金变相由老百姓来为那些素质低的公务员混文凭买单吗?当然不能让人满意,甚至是一种纯粹的搞假学历弄虚作假。
为什么说重庆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质疑?首先我们不一刀切的认为公务员有没有文凭与工作能力到底有多大关系,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统一规定35岁以下的公务员就一定要拥有大专学历,并且为了达到这一硬性规定的目的而政府花大钱来为他们混文凭买单,至少一些同样属于公务员编制的比如环保局下的清洁工或其它并不需要多少学历的岗位也许并不需要大专学历吧,难道硬要政府出钱帮他们买一个由政府出面糊弄出来大专文凭?其次我们也知道,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搞公务员招收的考试,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大把大把的高学历者排队参加考试,就连本科生们都难有机会进入政府公务员队伍里去,对真正的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言,想进入公务员队伍为人民服务还真是比登天还难,几乎万里挑一了;但我们又从重庆的情况可以看到全国的一般,那就是大把大把的没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早就通过各种关系和方式混入了待遇优厚的公务员队伍,而现在重庆的情况就能看出,一边是提出35岁以上的公务员必须在2012年前取得大专学历,并且还由政府出钱弄文凭,一边是无数本科以上的高学历者挤破脑壳排长队考公务员而不取,而我们要明白,那些做梦都想挤入公务员队伍的高学历者们都是花父母、花自己的血汗钱获得的文凭,况且都进不了政府部门,现在却冒出大批的连大专学历都没有的在职35岁以下年轻公务员可以用国家财政的钱脱产混文凭,岂不快哉?看来我们的公务员招考其中有多少猫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同样也可以想象为什么人们总是说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不是一般的差,原来如此。
而其实重庆的做法最让人不可理解的就是为了公务员文凭学历达标竟然不惜用公币买单的措施,本来这些钻山打洞混进公务员队伍里的低学历者就已经占了不少便宜,或者重庆方面以脱产的方式让他们去混文凭也还说得过去,反正总比他们无所事与浪费埋单的好,但凭什么他们混学历都还要政府财政负担学费及食宿交通等生活费用呢?我们姑且不说他们取得的这些由政府组织和买单的文凭到底是什么公货色,其实谁都知道是用公款买文凭来作秀,真正这样做的目的能取得什么实质效果真的令人怀疑,到头来不过是公家的钱花了,文凭也都买来了,皆大欢喜,但公务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仍然原地踏步,这才是悲哀。
所以重庆方面一刀切的方式硬性规定35岁以下公务员限时取得大专文凭,本身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还是要按照工作岗位来认定吧,或者干脆规定什么岗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学历,否则就必须离岗,让具备资格的那些对公务员岗位望眼欲穿的人才们进入才对,如果硬要大家都自己混一个假透了的培训式文凭的话,请重庆政府不要拿纳税人的钱、拿国库里的钱来买单,老百姓是不会同意这种劳民伤财的乱行政方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