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的两处新入“国8”的明代建筑

2022-03-11 14:37:52
标签: 古建 旅游
马庄华严寺前殿的硕大斗拱

        陕西渭南的韩城是个文物大市,不仅是司马迁的家乡,而且文物古迹遍地,到目前为止共有17处国家级文保单位。这其中新进入第八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两处,一是,位于龙门镇的马庄华严寺;另一处是,位于西庄镇的柳枝关帝庙。这两处虽然官方给出的都是明代建筑,但是从他们的整体外形上看仍存在不少元代的基因。

马庄华严寺的献殿
 双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
献殿前檐正中的大花朵近景

        马庄华严寺,始建年代及沿革已经无考,其确切位置应该是位于马庄村委会大院的南侧民居中,由于周围有不少其他民房所以十分隐蔽。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在东侧一个很不起眼的铁门处找到入口。当时的天气有些阴沉,光线不是太好。进入院中发现是个四合院子,曾经是个小学校,建筑物看上去是很普通的老房子。南侧是献殿,北边是正殿,东西是厢房,都被改做了教室。先来到献殿的前面,前边较窄,低头光注意不要踩屎,猛然抬头被眼前的情景下了一跳,“好大的斗拱!”,这才注意到为什么这一普通的院子能被评上国保的缘由。

 献殿前檐斗拱情况
献殿的后檐斗拱就简单多了
教室内的梁架情况
梁栿下的顶梁柱应该是维修中后加的
献殿前檐铺作里转情况
献殿明间里转近景

        华严寺的献殿,是个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的悬山顶的建筑,前檐柱头卷刹圆缓,上呈通檐大额枋,上面一溜七朵斗拱个头硕大,足有立柱的二分之一,双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正中间出一斜拱大花朵甚是耀眼。后檐斗拱较为简单,只有柱头四朵,单下昂四铺作。门窗墙体均为后期改造的结果。进入屋内,西墙上还留有黑板,看前檐铺作里转,柱头为双抄计心承沓头托梁栿;补间双抄计心承靴楔挑杆托平槫。后檐里转,栏普上单抄承踏头托梁栿。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搭,但是后期维护在后剳牵位置加入两根辅助顶梁柱。四椽栿上由蜀柱立平梁,平梁上方形合榻稳蜀柱、丁华抹阂拱、叉手承脊槫。各蜀柱柱身均施顺身串和顺脊串。

华严寺正殿情况
后殿两侧是厢房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只有柱头铺作而无补间,双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斗拱,房屋比献殿略高。看上去内容应与献殿相差不多,只是门上加锁不得进入,所以真实情况不详(两厢房略)。总之,总体看上去华严寺似继承有元代遗风,如献殿的大额枋和斗拱等做法。

华严寺正殿檐下无补间铺作柱头为双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下面是韩城市文保标志牌
柳枝关帝庙原来的第五批省保碑
柳枝关帝庙献殿正面

        柳枝关帝庙。西庄镇柳枝村本身就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据《韩城地名志》记载,“明朝成化年间,村北竹林寺有一柳树死而复活,且南枝特别茂盛直指该村,迷信以为吉祥,随改名柳枝村。”这里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出现进士和大学士多人,村中据说还现存有不少古老建筑,真应了那句话“老庙必在古村”。柳枝关帝庙位于西庄镇柳枝村中,始建于明代,清代有修葺。占地面积400余平米,坐北朝南,主要由献殿、寝殿和附属建筑娘娘庙、华佗庙等组成。

献殿与寝宫之间总觉得献殿后檐比前檐伸出的要多
前檐檐下共七朵五铺作,正中出斜拱
献殿梁架结构
蜀柱位置都是驼峰

        献殿,面阔三间(实为明三暗五),进深四椽,前后通透,悬山顶,灰瓦屋面,琉璃花脊。前檐四根立柱,明间两立柱更显粗壮,柱上施整根大檐额,额下左右施绰木枋承托,立柱并不与梁栿线和斗拱对位。大檐额上置双下昂计心造五铺作斗拱七朵,正中出斜拱,整个七朵斗拱明间正中的三朵横拱上雕花图案内容丰富。献殿后檐结构与前檐类似,也施大额枋,额枋上斗拱共六朵,为单下昂四铺作。献殿内梁架为四椽栿通搭,搁架由驼墩承平梁,平梁正中用一特大驼峰大斗丁华抹阂拱叉手承脊槫,这与常规使用蜀柱又有不同,又是个有特色的地方做法。

 正中斗拱里转情况
献殿后面的大额是对接的
 全新的寝宫
 寝宫的侧面

        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布灰板瓦,前后檐无斗拱。这是修复的全新建筑,内部应该是供的关老爷。另外,西侧的附属建筑娘娘庙和华佗庙等均为新复建。

寝宫的背后
关帝庙献殿是否有元风扑面的感觉
柳枝关帝庙献殿

        实际上在韩城的地界上,古建筑非常多,大多都是元风扑面,元代的建筑手法已经源远流长,特别是在乡间更加的根深蒂固,以致于到了明代仍然有元代遗风的大量存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