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摘录:《教儿童学会思考》第四章

(2011-12-21 11:04:33)
标签:

教育

分类: 我和书

第四章  读故事思考:通过读故事提高思考与读写的能力

1、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有知识的、民主的和多文化的社会中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未来的公民需要培养能够反思、批判性思考、质疑信息并能够灵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杜威所言的教育源于经历,是指这种经历应当包括从故事中所获得的想象体验。

3、贝特尔海姆说,儿童在童话故事中做出什么选择,更多的不是基于对或错的概念,而是谁唤起他的同情或是谁引起他的反感。

4、故事,一旦被儿童所理解,就很容易植根于人类所关心的比如性格、事件和经历中,并且让儿童“远离”他们个人生活的直观性。他们变得能够从看待别人和考虑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

这一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质疑故事——对叙述的文本或故事提出疑问;

解释故事——寻求准确的意思并给出判断的理由;

讨论故事所引出的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5、所有伟大的人性故事都有着不同场次阶段的人类关心和需求,也就是说它们自身有着不同层面或层次的意思和含义,随着我们的以经验和见识逐渐增加而能够被理解。

6、儿童对故事的消化理解,需要进行注意力和思想集中的复杂活动,是思想多次地高度集中于故事整体和不同部分的结果,同时也是儿童对故事的情感做出反应的结果。

7、怀海特提出“循环学习”阶段:

阶段一:浪漫——表现为激起兴趣和学习参与的热情;

阶段二:精确——注意力表现为学习内容的细节上;

阶段三:概括——所学内容被应用、运用。

1、  基尔克加德早在1837年的著作中就提出,儿童讲述故事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地是苏格拉底式的,应当在儿童心中唤起提出问题的渴望”。

2、  提问所起到的关键性功能作用是它能唤起反应。

3、  故事是具有人类牲的结构,假如听者或读者能够懂得故事的话,得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一篇故事的意思必须在大脑中重新建构。可以对叙述结构的一些要素进行反思、阐释和讨论。

下面是一篇故事所引发的几个问题特征:

情境;时间顺序;特定事件;意图;选择;含义;叙述。

4、  情景:帮助儿童理解一篇故事的情境问题包括:

故事是何时发生的?(历史的情境:时间)

它发生在什么地方?(地理的情境:地点)

谁在故事中?是关于谁的故事?(叙述的情境:人物所处的社会)

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社会情境:关系/交往)

故事中的人物感受如何,想什么,相信什么?(经验情境:个人观点)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感受如何,想什么,相信什么?(文化情境:共同的观点看法)

故事中谁有权力和权威?(政治情境:谁有权力?)

一个与所有这些情境相关的关键问题是:

怎么会有时间、地点或社会的不同?(比较故事的情境和你所处的情境)

5、  时间顺序:要求儿童重新建构一篇故事的时间顺序,并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儿童的记忆力,而且是让儿童进行一项重新叙述故事和表达意思的挑战性工作。

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时间顺序的问题包括:

“很久以前”是什么意思?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

故事的起始、中间和结尾各发生了什么?

6、  特定事件:下面这些问题可能帮助进一步解释故事中的特定事件:

它是什么样的事件/片段/故事?

为什么发生了这一事件/是什么引起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可能发生了什么?

应该发生什么?

下一步可能/应该发生什么?

7、  意图:故事是关于人(动物、机器人、魔法师)的“意思状态”比如信仰、渴望、理论、价值观等。

甲相信什么?

甲需要什么?

甲认为……

甲想要其他人认为什么?

甲会给出什么原因?

甲认为乙应当做什么?

为什么甲那样认为?

甲希望会发生什么?

8、  选择:一篇故事的功能在于它的“叙述动力”,即我们有一种想知道下一步将发生什么的预期快乐。

针对故事中做出决定或选择的提问包括:

故事中的决定时刻是什么?

将要做出决定或选择是什么?

是谁不得不做出选择?
他们可能做什么?有什么其他的决定或选择?

他们应当做什么?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结果如何?

是正确的选择吗?为什么?

9、  含义:一篇好的故事应当是完整的,连贯的,而且任何一段结构都是完整的。

它是什么样的故事?

你认为是谁第一次编写/讲述了这个故事?

这故事出自何处?

你能为这个故事起一个/另外一个名字吗?

你认为这故事是说什么事的?

这故事有什么令人疑惑的地方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作者/故事没有告诉我们……

这个故事的主要意思/道德含义是什么?

在哪些方面它与别的故事一样/不一样?

10、              讲述:好的故事具有创造力的创新,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故事文本,教导人们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 。这不仅需要情节的进化——故事中发生了什么,还要阐明为什么它值得讲述以及以何种方式讲述。

这个故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它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吗?

你听过其他类似的故事吗?

这个故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吗?

你会怎样改变人物和事件呢?

假如你以不同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那还是同一个故事吗?

11、              童话的主旨可归纳如下:假如你有勇气、有毅力,你就可能克服任何困难实现你的心中所愿。讨论童话中人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并克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而,有人说传统故事所包含的思想更多地是娱乐儿童而不是解放他们的思想。压迫思想的模式已经植根于许多传统故事中,比如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它们限制了想象的思考。这一思想压迫在许多儿童故事中以经楞虐待的形式出现,比如被绑架、被抛弃或被迫害。女性主义批评家坚持反对传统故事中女孩的陈规形象,认为女性人物被动形象给出的只是糟糕角色模式,她们认为,《灰姑娘》一样的故事,打破了持家女性被动地等待迷人王子到来共享美好生活的陈规形象。童话批评家们的警告,是要我们提高对传统故事做出批评性反应的能力——开阔儿童文学的阅历范围。

12、              所有优秀的小说都能够激发大脑行为,比如假设、猜测和判断。

古典儿童小说,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绿野仙踪》、和《快乐王子》等都可以用来与年龄稍大的儿童共同思考并进行哲学的讨论。其中一种办法是挑选一段你最喜欢的故事,事准备一些问题,与儿童共同讨论。

13、              思考的关键要素:

提问——提出恰当的问题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诘问上;

推理——要求给出理由或证据支持论点和判断;

定义——运用关联、区别和对比澄清概念;

沉思——运用力的思考生成思想以及选择性的观点;

求真证明——汇集信息、判断证据、范例和反范例;

想法延伸——激励并扩展各种是非题论点;

概括——从一系列的事发中范例中抽取关键点或普遍原则。

14、              提问使得儿童不会只给出答案,不会做出随意评论和缺乏证据的观察,相反,他们会投入到这样一种讨论,给出理由以及论点支持的讨论。提问需要儿童对自己的评论负责,让他们对自己的言语做出思考,结果会是这样:儿童经常提问会演变成内化,他们习惯了提问。

15、              一些激发哲学诘问的问题

问题

问题的认知功能

发生了什么?

他们做了什么?

确认故事中的事实

在故事中他们感受如何?

你读故事时有何感受?

对经历做出反应

在故事中他们想到了什么?

你对此有何看法?

对个人和社会问题进行思索

他们做出了什么选择?

这故事可能有怎样的不同?

探索道德决定

为什么你那样说?

你能给我一个理由吗?

推理

你那样说……是什么意思?

有谁能向我们解释一下……

定义/分析/阐明

有谁能给出其他意思/想法/例子?

还有谁想对此说些什么?

生成选择性观点

我们怎么才能辨别它是真的呢?

你们/我们怎么会知道呢?

求真验证

谁同意/反对……(某某)的观点?

你能说出你同意或不同意谁/什么的观点?

为什么?继续对话/论点

谁能概括一下我们刚刚说过的观点?

我们提到过的想法/论点是什么?

概括

16、              孩子的变化

自尊——儿童希望有能力对重大、困难的问题进行讨论;

听的技能——儿童更期待倾听并彼此尊重;

高级思考——儿童喜欢挑战讨论困难的问题;

提问——儿童更愿意在所有的课上提问,找出问题的答案;

交流——儿童更喜欢交谈并促成讨论进而吸收彼此的想法;

读写能力——儿童在阅读和写作上更善于运用推理和演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