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 第二章 唐诗的演进阶段(四)
(2011-10-20 19:50:55)
标签:
李商隐东吴《泊秦淮》《无题》隋宫杂谈 |
分类: 汉语言文学 |
第二章
第四节
一、选择题
1、晚唐诗人杜牧(字牧之)和盛唐诗人王昌龄、李白合称绝句三大家。
2、有唐一代,擅长七言绝句、深得后人赞赏的诗人有李白、王昌龄、李益、杜牧。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山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杜牧[mxw1]
4、“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许浑(字用晦,一字仲晦)《咸阳城东楼》。
5、晚唐作家中,“温(庭筠)李(商隐)”并称,在当时是专指其诗赋;“温韦(庄)”专指词。
6、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当推杜牧和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有“小李杜”之称。
7、“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出自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出自李商隐《隋宫》;“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李商隐《锦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 “刘郎已恨蓬草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出自李商隐《无题》;“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出自李商隐《花下醉》。
8、李商隐《隋宫》“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中的“应”在语气上属揣测。
9、李商隐《安定城楼》“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中的“回”字指回归;“贾生年少虚垂涕”中的“虚”字指空、白。
10、李商隐的《无题》诗是唐诗中的一种新创造。
11、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总结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又一篇“诗史”。
12、在体裁上,李商隐的七律足可继武杜甫。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温庭筠《商山早行》;“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出自温庭筠《过陈琳墓》;“雁声还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自温庭筠《瑶瑟怨》。
14、“香奁体”以《香奁集》得名,诗仿六朝宫体,而范围有所扩大,代表作家为韩偓(字致尧);其《香奁集》中七律取法李商隐。
15、晚唐诗人中,承袭白居易新乐府精神的,有皮日休、杜荀鹤、陆龟蒙、聂夷中、罗隐等。
16、“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出自杜荀鹤《山中寡妇》。
17、《橡媪叹》出自晚唐诗人皮日休(号醉吟先生,自称“醉士”、“间气布衣”自居);《咏田家》出自聂夷中。
18、韦庄(字端己)反映黄巢起义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题目是《秦妇吟》。
19、温庭筠:原名歧,字飞卿;陆龟蒙:谓江湖散人,号天随子、甫里先生。
二、名词解释
三、作品阅读
1、杜牧《赤壁》有句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试略加赏析;本诗是如何采用翻案法的?诗中用“二乔”事说明什么问题?
(2)《赤壁》是如何采用翻案法的?
即从既成的史实反面着笔,生发议论。如果曹军胜利,孙、刘失败,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
(3)诗中用“二乔”说明什么问题?
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
(4)与一般登临咏史比,这首诗的发端有什么特点?
因小见大,从江边沙滩古战场遗物,想到当年战争的情景,“铁戟未销,人事已非”。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所要表现的意境:将烟、水、月、沙溶成一幅迷朦中透着冷寂,清丽中微露哀伤的秦淮夜色图。
这两句重在说明出行之早和“悲故乡”的原因。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了。
(1)“难”:第一个“难”字为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字为痛苦难堪。
(2)这两句作为爱情盟誓,历来为人们称引激赏。两句诗运用比兴手法,将春蚕吐丝与蜡炬滴泪这两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象征相思的绵绵不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生动贴切,含蓄隽永。
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