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瘦肉精管理双汇业绩利润客户员工对手合作伙伴财经 |
管理中的“瘦肉精”:比想象的还要可怕
http://s1/middle/60f144b7ge42a37653e70&690
没想到,肉食江湖的老大“双汇”,这么快就出事了。
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与上一次三鹿爆出“三氯氰胺”事件相比,民众的关注度已经远不如前。其一是因为日本核辐射事件对健康的影响,分散了很多人的视线;其二是除了双汇之外,行业内的巨头暂时还没有被查出同样的问题。要知道上次的“三氯氰胺”事件可是整个行业的群体性灾难,双汇作为个案的存在,发生在农业大省河南,出事者为双汇下属的“济源双汇”,影响面和波及面小了许多。
当诸如“三氯氰胺、瘦肉精”之类的食品安全危机“常态化”的时候,我们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公众不知道、但对健康影响却很大的“恶性添加剂”之类的问题被曝出,信息公开与透明当然是减少问题发生的第一步,同时常态化的检查、严惩与打击也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当市场经济中的“唯利润导向”成为一些企业的唯一指标时,就好比GDP成为国家经济的单一衡量指标一样,其实,“利润”和“GDP”本身都是中性的,但如果把它们极端化为唯一的追求偏好时,安全、健康、良知、道德等其他可以平衡一个企业或一个经济体持续成长的因素必然会有所偏颇,所谓“成也GDP,败也GDP”,而双汇事件中的“瘦肉精”也与此类似:成也“瘦肉”,败也“瘦肉”。
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与肉食中的瘦肉精相比,管理中也存在诸如此类的“瘦肉精”:它可以在短期内让企业的业绩飘红,甚至引得无数客户趋之若鹜,很短的时间就占据大份额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但除了少数“圈钱后全身而退”的幸运儿之外,大多数企业为此而付出沉重代价,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承受所谓“原罪”的煎熬。
自然之理在于,万事万物皆有成长规律。如果要超越或颠覆这种规律,比如寻找捷径缩短规律的运行周期,像给动植物催肥一样,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产出。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上帝是公平的,在一个方面得势,势必在另一个方面失势,因为自然界很多年运营的规律,是很难靠单个人的聪明才智去改变的,这也是“人定胜天”在物理层面为什么很难实现的原因所在。
管理之理在于,业绩、利润自有其成长之道。被如此多世界500强证明的企业兴盛之理,不会因为你是沃尔玛、你是微软、你是GOOGLE、你是FACEBOOK、你是丰田、你是双汇、你是联想、你是可口可乐、你是三鹿、你是蒙牛而有所不同。不同行业再大的差异,在管理之道上则趋向于“雷同”,因为不管在什么行业,你总需要以一定的投资、一定的资源、一定的人力获得一定的回报,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人、财、物的运营与整合,都绕不开管理本身。
所以,当一些企业试图用类似“瘦肉精”之类的“激素类”措施与手段,来加速业绩倍增和利润提升时,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这注定是一个冒险的博弈,这场赌局获胜的希望被寄托在与客户的信息不对称,与员工的信息不对称,与合作伙伴的信息不对称层面,以低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管理“瘦肉精”被发明出来并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畸形的“高利润、高成长、高回报“的企业前赴后继、摇旗呐喊,成为市场中的另类。
到底有哪些管理中的“瘦肉精”被我们忽略了?
管理“瘦肉精”之一:对外——用一个“先发优势”的概念,抢占市场上的第一桶金,依托“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加速概念变现。
抢占市场先机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抢占的这个先机,是以与客户的信息不对称为前提,以圈钱为目的,而且不考虑对客户实际应用价值的话,那么这就是典型的管理“瘦肉精”:因为这种行为带来的利润,是瞬间被放大的泡沫,建立在虚假客户价值之上,这种情形下,利润被企业迅速占有,但随着时间推移,往往也会面临“怎么赚的钱,就怎么吐出来”的下场,所谓的“先驱”变“先烈”,就包括其中的一部分。
更有甚者,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当企业把这种“先发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时,不仅掩盖了客户需求本身,也会夸大企业的实力,在“客户自己想买”的真相下,对企业能力的要求非常低,当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客户服务、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等都极容易被忽略,也极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如果管理者总在内部向员工强调“先发优势”的老黄历,那么这种优势的假象就成为管理的“瘦肉精”之一,因为即便是业绩向好,但却被市场繁荣的假象所蒙蔽,所谓提升企业内功就永远是纸上谈兵、雾里看花了。
管理“瘦肉精”之二:对内——单纯用钱收买人心,把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扔在一边,把“钱就是忠诚“作为企业持续增长的唯一动力。
钱当然很重要,因为这是前提和基础。在常规条件下,当然是钱越多,激励效果越好。但需要明确一点的是,人毕竟不是“钱物”,除了基本的生存与安全感之外,还有自尊、成就感、自我实现等要求,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一旦员工只接受“钱”本身的刺激,那么最大的问题是:其他需求要么永远得不到满足,要么慢慢蜕化。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员工总会有对钱“需求弹性下降”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对其他那些总是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弹性”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个时候企业在短期内是很难满足这些“内在需求”的,这个时候离开就成为员工的最好选择。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当员工在钱以外的其他需要全部退化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他/她在钱上面的需求会更大,于是“毒品效应”就开始起作用:你需要更大的剂量,更大的数额,更短的时间来刺激和满足这种“钱”需求。这个时候,如果竞争对手开价更高,吸引力更大,那企业应对竞争的筹码简直就为零,更别谈企业忠诚了。
http://s16/middle/60f144b7ga0439241aa2f&690
还有很多管理中的“瘦肉精”是被我们所忽略的,但另外一个事实是:食品中的瘦肉精可以检测出来,但管理中的瘦肉精却隐藏的很深,甚至很多企业“只缘身在此山中”,造成了“瘦肉精”的使用大量累计,对客户、市场、竞争对手、员工、合作伙伴无法认清真相,满足于眼前虚高的业绩增长和利润空间,但却给自己埋下了一个随时可能被客户、员工抛弃的定时炸弹,那个时候,才是“瘦肉精”毒发的时候。
(未完,待续)
第一领导力中心·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转载、发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我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