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传志变身巴菲特:联想控股的“投资诱惑”

(2011-03-02 09:10:59)
标签:

柳传志

巴菲特

接班

投资

联想

金融危机

企业家

经营

战略

财经

《接班:中国企业管理新势力登场》系列文章专稿之七:

                    柳传志变身巴菲特:联想控股的“投资诱惑”

                   http://s3/middle/60f144b7g9d587a917082&690

    提到联想,人们自然会想到电脑。提到联想控股,你会想到什么?

让普通人惊讶的是,神州租车、物美、中银电化、拉卡拉、EE本、融科地产、滕州煤化工、联想农业等等这些词汇,居然都与联想控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多元化不仅是联想控股的战略,更重要的是,这正在成为联想控股的行为。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是所有投资人深谙其道的投资哲学,也正是巴菲特此类投资大师多年来的行为指南。然而,投资人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一个矛盾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话并非只是对很多中小投资者所言,也是对那些投资大鳄所说的话:如果投资利润是因为泡沫而生,则“来也浮云去也浮云”;可是投资若非因“泡沫”盈利,要投多少“朝阳产业”和“蓝海产品”才能取得回报,那还得靠自己独特而正确的战略眼光?

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在长期还是短期的挣扎中,只有少数一些投资大师和结构选择了长期,就连“大摩”都抵不住华尔街的短期诱惑,成为谋得短期投资利润的“坏小子”。而在中国,又有多少投资人将“投资”和“投机”等同在一起,内幕消息、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成为很多投资人最想要的东西,人人都想当“不用上班”的投资客,但问题是,如果都不愿意到企业、工厂老老实实的创造价值,利润又从何谈起?
    http://s6/middle/60f144b7g762272dc2815&690

从这个角度而言,联想控股无疑是一个难得的特例。

最近的联想风生水起,财年第三季度赢利增长迅猛,新兴市场业务突飞猛进,移动产品研发与品牌推广双管齐下,在世界PC界继续引领风骚,这相当不易。柳传志带领的联想无疑将中国企业带入了经营的制高点,而作为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柳传志的下一个航向就是投资,从企业家角色转型到巴菲特式的“投资人”角色。

其实,转型做投资的,不只联想一家。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第一次感受到传统加工制造业的脆弱,再加上当时国内地产、股票、期货市场的膨胀,很多企业家将资金转移到楼市、股市、金市,而且短期内的巨大收益让他们尝到了投资的甜头,于是“实业撑门面,投资赚大钱”的赢利逻辑,开始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中小企业家圈子里流传开来。

这或许是被动的选择,又或许是主动的选择。投资与投机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对于他们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样做之后,利润远远高于原来做实业的那点微利。所以,当电脑的利润越来越接近白菜的时候,联想控股想办法投资地产、租赁、服务、农业、化工、油气等产业,一方面是分担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从制造型企业向资本型企业进行的转型,顺势而为,而是被动选择,或许联想控股更愿意选择前者。
      http://s15/middle/60f144b7g9d587e5dc29e&690

“柳传志”能否变身“巴菲特”的疑问一:“制造”的硬属性与“投资”的软属性

原来是造电脑的,现在是做投资的。柳传志的这种变身,不是简单的从经营者到投资人的转型,也不是从微观管理到宏观运作的转型。原来的制造业务强调稳扎稳打,强调基础与底线,强调赢利能力;而投资业务强调机会的把握,强调行业趋势的掌控,强调盈利速度。这种思维和关注点的变化,才是对“柳传志”们最大的挑战,因为目前从实业转身做投资,已经不单单是联想控股的行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在“图谋”快进快出的投资行业。

从这个角度而言,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接班不仅仅是指父子之间的代际传承,还有企业经营不同领域与行业的“转型”,这种“接班”有时是指创业者自己和自己的“接班”。柳传志从PC的董事长到投资业务的董事长,本质上也是自己和自己的“接班”。

如何将原来经营“制造业“的硬属性优势,转化为经营“投资业”软属性的利器,这是要谋划投资业务的企业家面临的第一道题。
      http://s11/middle/60f144b7g9d5880a969da&690

“柳传志”能否变身“巴菲特”的疑问二:从“经营能力”到“战略眼光”的转变

作为企业家的经营能力,是原来市场对“柳传志”们的硬性要求,所以联想先后经历了产品导向、市场导向、品牌导向、客户导向几个阶段,况且身边还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让联想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适应竞争需求。

这是微观层面的能力。哪怕是企业家做公司的战略规划,那也是基于“本企业”的小样本,变量相对较少,目标相对明确。可是一旦成为投资人,你要面对的问题是:哪些行业在未来五到十年会领跑大盘?哪类企业会有爆发性赢利增长?哪些企业可以持续盈利?这些问题,光有经营能力肯定不够,战略眼光才是衡量投资人合格与否的关键。

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如果你的企业面临从“经营者”到“投资人”的接班,那么战略分析、预测、判断与决策将是决定“接班”路径通畅与否的重要问题。
     http://s7/middle/60f144b7g9d58824ed9a6&690

“柳传志”能否变身“巴菲特”的疑问三:从“内秀”到“外秀”的转变

联想盈利状况怎么样?这更多是联想经营团队要回答的问题,所以本质上,这是一个“内秀”型的问题。

联想控股赢利状况怎么样?这更多联想控股所投资行业和企业要回答的问题,相对而言,这更是一个“外秀”型问题。

闷头赚大钱。这是国内很多企业的经营写照,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大势声张”,除了因为固有的“枪打出头鸟”以外,还有自身对外部经营环境安全感的担忧,所以“做秀”的企业家在国内还是少数,大多数企业家还都习惯了“内秀”,习惯了默默无闻的勤奋付出和努力,也是很多企业的经营之道。

但作为投资人,想“内秀”都难了。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这不仅是因为众多中小投资者时刻把眼睛盯着你,还有一个原因是,“外秀”也成为投资人必须掌握的“公关”手法,因为你不光是代表你在“喊话”,而是代表所有股东在喊话,这是职责所在,而不是个人好恶。

最新的消息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又取得了2010年投资的高收益,这已经是股神第N年如此自信的向外界报告好消息了。巴菲特脸上的微笑依然灿烂,而变身之后的“柳传志们“,是否可以延续这种灿烂?

 

(未完,待续)

第一领导力中心·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发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leadership0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