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领导力之五:付出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最近国内关于唐骏现象关注度很高,有一些人将唐骏的职业成功归结于唐骏的聪明、运气以及审时度势,但这些结论写的有点武断,没错我们不能否定唐骏本人的优秀特质,但如果忽视了唐骏为成功所作出的勤奋和努力,比如为了学英语,大学中背会了所有新概念文章,这是普通人所做不到的。包括唐骏将上海微软技术支持中心,不断地升级到亚洲技术支持中心,到最后全球技术中心,唐骏可以交上1000多个微软员工的名字,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压力领导力:面对压力,你的态度决定最后的结果,你选择面对,你收获突破;你选择逃避,你一无所获。
唐骏在名古屋大学就读于电气电子专业。在这个专业里,唐骏在国内时最初选择的研究方向本来是电器音响。当时的梦想,是要成为中国电器音响领域的第一人。但进名古屋大学报到时,唐骏才发现原来选中的导师退休了,唐骏不得不换了一个导师。这个新老师名叫板仓文忠,也是研究声音领域的,主攻方向是语音信号处理。他原是名古屋大学的博士,后来做了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的研究员,在语音识别研究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学校把他招回来做了教授。他也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院士,在这个领域保持20年稳坐第一把交椅。
盛名之下,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所以第一个压力很快就来了,唐骏已经通过了国内的硕士入学考试,本以为作为来日本的交换留学生,根本不用参加日本的入学考试。但板仓老师告诉唐骏,要念他的研究生,必须要通过共5门功课的入学考试才行。这对唐骏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语音研究领域他之前从未涉及,而且考试是全日文,无论是专业还是语言都大成问题。再加上考试时间是当年12月5日,这意味着只有约一个半月的复习时间。
那段时间,还得同时参加导师研究室里所有的研究会议。唐骏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大,每天都像上满了发条一般忙个不停。板仓老师对唐骏也很担心。唐骏对老师说,我有可能考不过,因为实在看不完那些专业书。唐骏甚至考虑,万一考不过就通过教育部换一所学校,但是板仓老师不同意,认为这样有损他的面子。奇迹般地,一个半月后唐骏竟然通过了考试,板仓老师向唐骏祝贺,唐骏能考到这个成绩他非常满意。这也是他第一次夸奖唐骏。
第一领导力中心领导力解读: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已经不能期望不存在压力,所以压力才是每个企业和员工的常态。我们不可能控制压力本身,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对待压力的态度来获得不同的结果,面对压力,你选择面对,你收获突破,你选择逃避,结果大多是一无所获。当年张瑞敏砸冰箱的时候,他的压力不能说不大,不仅有如何面对员工,如何面对同事,还有如何面对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的上级领导,但他最终选择了面对,并勇敢的砸下了第一棰;王石在面对房地产市场暴利的时候,公然提出“万科超过25%利润的房子不做”,这个时候他要面对消费者,面对万科员工,面对合作伙伴,面对竞争对手,他也同样选择了坚强的面对。在第一领导力中心的6P领导力模型中,压力领导力属于绩效领导力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期待没有压力,我们需要做的,是最大限度的激发自己面对压力的动力,你会发现如果公司的销售部门强,那一定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风险,敢于挑战目标”的团队,他们的业绩一般都很好;而如果在一个销售部门差的公司,一定会是“抱怨和借口很多,销售不成功往往被视为产品的问题、客户的问题,从来不说是自己的问题,遇到很大的绩效压力到来的时候,往往以各种理由请假、转岗等方式来逃避”,其实上帝是公平的,那些选择在压力面前突破的人,最后收获了业绩和成长,换来绩效和职业生涯的飞跃;那些每一次面对压力选择逃避的人,如果继续下去,极有可能变成职场小混混,到了30、40岁,还在不停的求职奔波中。我们需要更有绩效的员工,我们通过领导力打造更有绩效的企业,这是企业持续的关键点。
认真领导力:要比别人更成功,就比别人多付出,聪明不一定能解决实现目标的问题。
唐骏的老师是名古屋大学里最严厉的教授。他对学生的要求异常严格,态度近乎傲慢,仿佛学生不是研究生,而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他要求每个人都要自己选研究课题,每周五要在研究室会议上用半小时的时间向所有人汇报过去一周的研究成果。这成了学生最大的压力。唐骏在选课题、作研究上毫无经验,经常被板仓老师痛斥。“这种课题10年前就有人做了”,“这么烂的题目你还好意思拿出来”,诸如此类,几乎是选一个被骂一个。
在板仓老师的研究领域,日本学术界有两大学会:日本音响学会和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这两个学会每年都有公开的学术论文发表会议,前者每年两次,后者每年一次。按板仓老师的要求,他的研究生在这三次学会会议上都要发表自己的论文。
唐骏写好第一篇学会论文之后,交给板仓老师审看。唐骏我再拿到自己的论文,真是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上面满是红色的字迹,语言、思路、技术、表述等各种问题,改得五花八门。唐骏改过一遍又交上去,原以为可以通过了,谁知又被打了回来。板仓老师是个严格的人,有时因为一个标点符号不规范、附图标注中的字母大小不对、数学公式的比例不合适,甚至注解文字的字体大小不妥,他也会让唐骏拿回去再改一遍。唐骏改了一遍又一遍,一共改了23遍,第一篇学会论文方才过关。
一篇论文如此反复,让唐骏非常苦恼。唐骏特别不理解的是,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一样,他认为小字体好看,唐骏倒觉得大字体漂亮,为什么非得要求自己和他一致?后来唐骏才渐渐明白,他的经验足以支持他作出最精准的判断,他知道在一篇论文里怎样安排是最合适的。在他的训练下,唐骏终于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写论文的感觉。每年要写3篇学会论文,每次都是这么修改。一年以后,唐骏修改10次通过。5年以后,终于变成一次通过。
第一领导力中心领导力解读:天资如此聪慧的唐骏,都还需要23遍的论文修改才可以通过,那么反过来看我们企业自己,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根本不是技术设备的问题,而是用心和认真的问题,没有“23次”的勤奋努力,怎么可能实现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无可挑剔?很简单,当我们看到丰田汽车流水线上,近乎苛刻的动作标准,那是在比六西格玛更严格的条件下实现的,丰田的利润达到宝马、奔驰、克莱斯勒的总合,就不得不说,是丰田在认真层面做到了全球汽车领域的第一,这才有了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在第一领导力中心的6P领导力模型中,认真属于人力资本领导力的范围,如何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如何实现与公司的双赢,如何最后反映在企业绩效的提升,这是领导力层面需要帮客户解决的问题。
第一领导力中心·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发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我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