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

(2015-06-11 19:21:41)
标签:

桑干河

泥河湾

考古

村民

丁玲

分类: 世象感悟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      桑干河——记忆一生的名字。
     青年时代偶读一篇散文《母亲》,知道了作者叫丁玲,后来,在《人民文学》杂志看到丁玲的代表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让我记住了这位现代女作家散文家的名字。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斗争生活后,写的反映农村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就,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丁玲笔下桑干河的故事,塑造了新型的农民形象,从中懂得了爱与憎,让我对桑干河产生了由衷的敬慕。
     桑干河源远流长,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分水岭村,桑干河流经朔州市、大同市,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境内西北部一带,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得名桑干河。
     当年,桑干河沿岸的农民为了生存,与地主富农展开了革命的斗争。如今,桑干河流域的农民们为了幸福的生活,改天换地,发展经济,过上了温饱富足的好日子。
     桑干河自西向东流经阳原县全境,给全县带来无限的发展。种植农作物有粮食、蔬菜、瓜果等6大类130多个品种。粮食作物,以高粱、谷子、黍子、土豆为大宗,其中玉米为主要作物,鹦哥绿豆是原阳县传统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
     这里的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初步探测有矿藏55种,矿点170多个,主要分布是煤矿、石灰石、大理石、玄武石、还有玛瑙、铜铝、锰钼、石墨等稀有矿藏。其中,膨润土的总含量达3200多万吨,属国内优质矿藏。磷矿总储量为17750万吨,华北地区最大低品位磷矿。
      阳原悠久的历史,更使桑干河锦上添花。
      桑干河境内的泥河湾遗址群,发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桑干河畔一个小村名字命名。经过多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掘,在原阳县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30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已经发现早期人类文化遗址90多处。
      特别是发掘出100万年前以上的遗址有21处,目前全国仅有25处,如此集中地遗址群举世罕见,泥河湾底层成为我国与世界进行对比的第四纪标准低层,其规模和完整程度堪称世界一流。
      桑干河畔的泥河湾,被誉为“人类的东方故乡”。1997年列为河北省政府第一个省级地址遗迹保护区,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2007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今桑干河流域的农民,涌现出大批泥河湾优秀农民考古技工。在这次泥河湾公众考古启动仪式上,阳原县委颁奖表彰了10名突出贡献的农民考古技工。他们是:
      王明堂  东城镇虎头梁村村民;高文太  东城镇西水地村村民;胡文  浮图讲乡下卜庄村村民;胡忠  浮图讲乡下卜庄村村民;宋存瑞  马圈堡乡慕家窑村村民;白日友 大田娃乡芩家湾村村民;白世军  大田娃乡芩家湾村村民;白惠元  大田娃乡芩家湾村村民;武进河  高墙乡东官庄村村民;禹佩勋  高墙乡青疙瘩村村民。
      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向他们颁发荣誉证书,红包奖金,披红挂彩的农民考古技工,显示着当今考古研究的广泛性,标志着阳原考古进程的代表性,桑干河放射着热爱考古的光彩。
      桑干河畔,柳树林荫,身着马甲,头顶白色遮阳帽的大学生们、考古爱好者们、微博博客达人们,分组合作,跃跃欲试,石器制作,大赛评出优胜奖,谢飞等领导向获胜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桑干河畔,热烈的掌声,把第二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岁月峥嵘撰稿摄影 2015.6.11

 

 

 

#泥河湾公众考古# 专辑:

(1)阳原放歌(2)泥河湾情(3)桑干河畔(4)始祖东方(5)博客达人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3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4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5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6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7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8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9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0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1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2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3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4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5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6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7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8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19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0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1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2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3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4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5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6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7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

 28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29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30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31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32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33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


#泥河湾公众考古#【3】桑干河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