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岁月峥嵘
岁月峥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80
  • 关注人气:2,6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感《拾乡曲之六》

(2012-09-09 17:37:39)
标签:

红薯粥

大海碗

分类: 岁月印记
                 故乡旧事随想·童年孩提印记·岁月回忆散文

乡感《拾乡曲之六》乡感·拾乡曲之六】

     冬日暖阳,把金色彩霞洒向故乡的大地。

     早上,乡亲们和往常一样,端一大海碗红薯粥,三三两两走出家门,蹲在街旁道边的墙根,一边吃饭一边唠嗑,祖祖辈辈都是这样。

阳光下,满碗金色,金色的小米稀粥,金色的红薯块,金色的腌萝卜咸菜条。是啊!乡亲们多么希望,辛勤的劳动,换来满碗的金子。

一大海碗红薯粥下肚,浑身缓和多了,话匣子也打开了。谈天论地,总是离不开庄稼;说来话去,总是盼望着收成。

是啊!土地是乡亲们的命根子。

春节刚过,正月十五的鞭炮硝烟还没有散去,有的农家就开始在地里忙乎了,套上牛车,赶着毛驴,往地里送农家粪。汉道爷说:“大过年的,好吃好喝,闲着没事,多干点是自己的活。”田野的土地还没有开化,冬小麦也没有返青,乡亲们却准备着春耕了。一年四季在于春,光阴不等人,抢在节气的前面,节气会给乡亲们欢喜的馈赠。

地里的冰雪融化了,睡了一冬的麦苗醒了,伸伸懒腰,露出了笑脸。第一遍浇水很重要啊!乡亲们起早贪黑的浇灌。有牲口的人家,牛、驴一圈一圈的拉水车,把水从井下提上来。多数乡亲农家,靠手摇辘辘浇水,昼夜忙乎,马灯亮了,水车还在执拗执拗的叫响。

感受时光,感受辛勤,感受劳作。

夏日炎炎,高秆作物节节拔高。锄地是关键的活计,锄一遍是除草,锄两遍是松土,锄三遍增效。草帽下是炎热的汗水,地面上是滚烫的热气,酷暑蒸腾,乡亲们与灼热抗衡,同燥热赛跑。太阳的曝晒,乡亲们黝黑黝黑的肩膀,更加结实了。

骄阳似火,给高粱打叶子,一项看来即简单,而又艰苦的农活。乡亲们可是受苦了,一米左右高的多余叶子,要从高粱秆上披下来,几个垄沟来回,胳膊上被高粱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印子,汗水湿侵,伤口火辣辣的疼。一双手,两只脚,几亩地通风了,东西南北的透气了,高粱迎风招展的笑了。

感受辛苦,感受艰难,感受快乐。

秋风送爽,大地一片丰收的景象。高粱红了,玉米黄了,棉花白了,花生一粒一粒的小胖墩,从地垄背上蹦出来,红薯大块大块的咧着嘴,在地缝里露出了笑脸。更欢喜的是乡亲们,一年的汗水血水泪水,浇灌了大地,田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磨刀霍霍,挥臂开镰。最难收割的是黄豆,硬硬的秧棵,尖尖的豆荚,任尔如何注意,也会挂花。扎破鞋底,刮撕裤子,划伤手背,这还不算。长满老茧的双手,谁没有刺破,谁没有流血,抓一把黄土抹在伤口上,照样割豆不误。

乡亲们疼在手上,喜在心里。一担担高粱穗上垛,一袋袋玉米棒上墩,一捆捆黄豆棵上车。乡亲们的高兴心情,全都随着赶车的吆喝声,飞翔长空。叔叔们的笑脸,嘴都咧在了腮帮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爷爷自言自语地说:“好年景,又有好日子了。”

感受喜悦,感受丰收,感受心情。

冬日严寒,炕上的火盆,散发着甜滋滋烤红薯的香味。隔窗相望,雪花一阵紧似一阵,洒满天空,飘向场院,飘向村外,飘向原野。瑞雪兆丰年啊!屋外的大雪紧下,屋内的人们紧吃,抓一把玉米粒,捧一捧黄豆粒,撒进火盆,少许时刻,火盆就爆开了花,香啊!

大人们叼着烟袋锅,深深地吸着旱烟。一口小酒,叭一口茴香豆,你一言我一语,呛呛着来年的打算。再添一辆小胶轮车,再添两个一号的大瓮,还有瓦罐什么的好装麦子。“你们再添骡子添马的,得给我买一副老花镜。”奶奶笑着说。我也多言了,张嘴一笑:“给我买一个新的书包,买一双新的球鞋。”

满屋子的人们,都在感悟着今年丰收的喜悦。都在感想着明年收获的祈望。

哈哈哈。故乡在欢笑。

哈哈哈。乡亲在欢笑。

2012.8.25  撰稿

 

 

 

【拾乡曲:乡情、乡思、乡趣、乡恋、乡愁、乡感、乡味、乡俗、乡亲、乡音】

 

 

 

 乡感《拾乡曲之六》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