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课

(2016-04-12 21:08:3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

编写意图


(1)第1题主要巩固长方体“面”的特征。由“体”想“面”,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为表面积的学习奠定基础。前两题顺向思考正面、右面的形状,第(3)题逆向思考哪些面长是24cm,宽12cm。


(2)第2题主要巩固长方体的特征。根据棱的特点,可得出“12条棱的长度=长×4+宽×4+高×4=(长+宽+高)×4”。


(3)第3题讨论长方体“棱”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相对的棱不仅长度相等,而且平行” “相邻的棱互相垂直”“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等。


(4)第4题巩固正方体的概念与特征。第5题巩固长、宽、高概念,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5)第6题是巩固长方体棱的特征的实际问题,要将“需要多长的彩灯线”这一问题转化为“求部分棱长的和”。以此巩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各个面长、  宽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适当进行变式练习。根据教材习题,适当进行变式。如,第1题的教学,可继续进行以下讨论。①进一步思考,有哪几个面长是24cm?有哪几个面宽是9cm?②将长方体纸巾盒抽象成只有三条棱的示意图(如下图),计算立体图中指定面的面积。


下面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关注思维过程。


习题教学,不应仅满足于结论的得出,更应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如,第3题,要重视想象与推理。引导学生想象“和a平行的棱有几条,和b平行的棱有几条,分别是哪几条?”从而得出“相对的棱互相平行”的结论。由 “和以垂直的棱有哪几条”,从而发现“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互相垂直”。


第6题,解决的方法是多样的,既可以用“各条棱相加”的方法,也可以用“棱长总和-地面四条棱”的方法。


编写意图


(1)第7题是求长方体“棱长和”的实际问题。其中已知条件给出的长度单位是不同的,要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计算。


(2)第8题与第1题类似是将实物图变为立体图形。让学生在“体”中找“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感受每个面与长、宽、高的关系,为表面积计算打基础。


(3)第9题旨在发展推理能力与空间观念。答案是:A-C,D-I,E-F。通过正方体的水平逆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正方体的侧面是A、E、F、C,那么底面就是D,所以I和D是相对的面。同时,正方体水平转动两次,相对的两个面互换了位置,所以可以得出A和C是相对的面,同样,E和F是相对的面。如果学生无法直观判断,可以借助正方体实物对照书上的图转一转,进行判断。


(4)“你知道吗?”介绍了几何学的发展历史。教材提供了线索,如果学生有兴趣可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建议


(1)从“由体想面”向“由面想体”拓展。


第1题、第8题都是根据“立体”想“平面”。可适当增加根据平面想立体的练习。如:利用第8题的素材,将右面6个长方形图分别编上序号,让学生想象:如果用①号边长是2cm的正方形作为长方体的左面,用②号长方2 cm、宽4 cm的长方形作为长方体的底面,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正面面积是多少?如果用②号作长方体的正面,⑤号边长是4cm的正形作长方体的底面,这个长方体的右面长、宽分别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想象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空间观念。


(2)设计“根据信息进行想象”的活动。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是空间观念的表现之一。当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宽、高后,可设计如下练习:讲台上有很多实物,老师选择了其中一个并画出它的三条棱,长21cm、宽15cm、高1cm。请你想象一下,老师画的是哪个物体?这个问题既有“形状”的想象,又有“大小”的估计,学生在猜测和验证中找到实物——数学书。这样的活动可同桌进行,一人描述,一人猜测,让学生在想象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正方体棱长和、表面积、 体 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应用公式计算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学会根据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可是教材中这方面的综合练习却非常的有限,如何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呢?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已经不是教学的全部,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