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股票 |
一、总市值:(按照3月28日中午收盘A股价格为准)
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从总市值上分析,基本上还是国寿等于平安加太保,是国寿寿险=平安金控+太保保控。人寿的市值遥遥领先。从市场占有率来看,这个比例是基本合理的,但是关键是看产险和银行如何估值。
二、产险的估值:
中国平安11年保费:833亿
中国太保11年保费:616亿
按照0.8倍市销率的估值给平安和太保的产险估值,则平安的产险估值为660亿,太保为492亿。
三、银行的估值:
按照平安持有深发展(12.3.28中午收盘价)的52%股份的市值估值:425亿,再打一个95折,则平安银行的估值为400亿。没有考虑到控股的溢价,这个估值很低了。
四、证券、信托及其他的估值:
按照证券+信托11年净利润5倍市盈率来估值,约100亿。考虑了证券的滑坡,这个估值也很低了。
则最终寿险的市值:
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五、寿险的比较:
1、2011年寿险收入:
中国人寿:3182亿
中国平安:1240忆(规模保费:1872亿)
中国太保:932亿
从寿险保费收入来看,人寿=1.5*(平安+太保)。可以看出人寿比平安和太保多出来的1000亿市值是给产险和银行的。
寿险市销率:
中国人寿:1.49
中国平安:1.46
中国太保:1.26
从这个数据看,中国人寿依然是最高的,太保最低。如果考虑到平安在万能险的比例较高,考虑一部分万能险的话则平安寿险的市销率最低。国寿依然最高。
2、个人寿险:
由于平安只提供规模保费的数据,其他俩家是保费所以绝对值没有可比性,只对寿险中个人业务和银行业务进行一个比例的分析,其中能够看出一些问题。
(1)个人业务首年业务占总保费的比重(平安是规模保费):
中国人寿:10.3%; 中国平安:24.4%; 中国太保:11.6%
虽然个人首年的新业务增幅太保第一,那是因为基数低,但是平安的个人首年业务在保费中的比重是最高的。这个指标类似于人口学中的新出生婴儿的比例,看的的出来,平安是最年轻最有朝气的。
(2)个人业务首年期缴业务占总保费的比重(平安是规模保费):
中国人寿:10.2%; 中国平安:20%; 中国太保:10.79%
可以看出个人业务直销渠道都是在打期缴,趸缴的比例都很低,但是平安的首年期缴的个人业务比重是遥遥领先的;
(3)个人业务续期缴费占总保费的比重(平安是规模保费):
中国人寿:38.4%; 中国平安:60.9%; 中国太保:34.33%
这个指标我是非常看重的,这个数据就是说平安就是今年不开张营业,依靠过往的合同,还是能够有11年总保费的60%的保费收入入账,也就是说平安的业务员现在是做未来5-10年的保费,而太保和国寿的是做今年的保费。如果还是套用人口学术语,就是说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平安更是一骑绝尘;
(4)银行保险业务占总保费的比重(平安是规模保费):
中国人寿:45.5%; 中国平安:10.11%; 中国太保:47.6%
可以看出,太保和国寿银保的比重都接近50%,虽然比起10年有所下降,但是银行渠道的不确定性,确实对12年保费的增长也是一大难题。这个数据套用人口学的术语就是老龄化程度,可以看出太保和国寿都是严重依赖银保的趸交方式,保费收入看起来不低,但是要交给银行一大笔中间费用,新华保险应该也是如此。国寿太保老龄化严重,平安最年轻,成长空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