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19-11-21 08:37:48)
标签:

微信:nd339988

分类: 山东科技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教

第一单元 月是故乡明

一.话中秋

二.赏中秋

三.品中秋

第二单元   家乡的特产

一.走近家乡特产

二.家乡特产现状

三.家乡特产推介

第三单元   毛线编织

一.起针

二.正反针

三.加减针

第四单元   学炒菜

一.西红柿炒鸡蛋

二.醋熘土豆丝

三.芹菜炒肉

第五单元 我做环保宣传员

一.身边环境小调查

二.绿色出行

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第六单元 蓝色海洋

一.蓝色国土

二.我们的海洋资源

三.海洋环境

一、起针

 

教学目标:

1.认识毛线编织的工具、材料,初步掌握起针的动作要领,会按正确方法起针;

2.经历观察、探究、交流、实践的过程,初步学会起针方法,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锻炼双手的配合能力,增强对毛线编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起针的动作要领,会按正确方法起针。

难点:探究线套松紧不一致的原因,掌握起针的动作要领。

教学准备:

毛线、毛衣针、课件;毛线、毛衣针、毛线织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老师都穿上了毛衣,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毛线编织的?(出示图片)毛线编织的物品不仅很实用,而且很漂亮,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我们也学会了毛线编织的方法就能更好的为自己和他人服务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线编织这部分知识。 

2.板书课题:《起针》

(二)认识材料工具: 

1.认识材料: 

提问:毛线编织主要的材料是毛线,你对毛线有哪些了解?板书:材料:毛线 按材质分:纯毛、化纤、棉线、混纺等;按粗细分:粗毛线、细毛线、中粗毛线 按花色分:净色毛线(单色毛线)、花色毛线(多色毛线) 

按使用者情况分:手工编织毛线、工厂专用的针织毛线 

2.认识工具: 

  毛衣针不仅材质不一样,有竹制的、铝制的、不锈钢的(出示毛衣针图片),它的粗细也是不一样的。板书:工具:毛衣针 

现在我们来一起观察这幅毛衣针型号图,通过针号与针形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毛衣针型号图) 

小结:我们认识了毛线和毛衣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毛线编织的方法。

二、实践与体验阶段。

学习起针: 

1.学习打活扣: 

起针又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出示图片)首先是打一个活扣,看图并试一试。

我们已经掌握了打活扣的方法,起好了第一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2.针法学习,教师示范。 

方法一: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将线挂在右手拇指或食指上,形成一个线圈,套到针上拉紧,如些重复即可,毛衣针的前端比较尖锐,使用时注意安全。

1

方法二:右手拿钱,左手拿线,将线挂在左拇指和食指上,让线在针上绕一下,针从拇指上带的线下面穿过,将食指上带的线套在针上,再将针从拇指上带的线圈下方穿过,同时拇指退出线圈,将针上的线圈拉紧,如此重复即可。

2

(1)练习起针(方法正确)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问题一:握针位置不准确---靠后 

问题二:绕线方法不正确

2)练习起针(熟练程度) 

(2)小组汇报起针数量 

3.调整线套松紧 

起好针,不仅方法要正确、动作要熟练,还要让线圈松紧合适。(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⑴观察: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你的毛衣针上线圈松紧一样吗?(分析线套松紧不一致的原因) 发现问题: 

①线圈不能在针上活动自如

线圈大小不一。 

⑵探究:怎样才能做到每一针的线圈大小或松紧大体一致? 

⑶交流:交流探究的结果 

⑷示范:师生一起总结的方法 

⑸再实践:现在大家按照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再来试一试,相信这次起的针一定会更好!

(四)交流评价 

1.同学之间比较一下,用相同的毛线起出相同的长度,针数是不是一样多?如果不一样,原因在哪里? 

2.评价交流 

互评:小组内评一评谁的作品最好,拿着你的作品和评价表展示给大家看一看,你们觉得他做的怎么样?教师给予适当点评。 

3.学习拓展: 

生活中的起针方法还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只学习了两种起针的方法,想一想,环形针、钩针的起针的方法是怎样的?课下同学们可以向有经验的家长去学习更多的起针方法。把学习其他针法记录下来。

需要全册电子教案的老师联系我 微信nd3399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